皮疹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许多风湿病,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成人Still病、风湿热等均可见到皮肤损害,而皮疹的治疗乃中医药的强项之一。

病案举例:

朱某某,男,27岁,年2月无明显诱因下首先于额部出现淡红色水肿性皮疹,不伴有瘙痒及疼痛,自行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外涂,无疗效,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过系统排查,患者无皮肤以外的组织及系统受累,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RF、ANA、ENA、ANCA等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遂行皮肤活检,诊断为“无肌炎皮肌炎”,从年3月起患者被给予强的松、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羟基氯喹等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皮疹颜色逐渐加深,且蔓延至整个颜面、躯干及四肢外侧面。年9月,因西药疗效不佳,患者失去信心,自行停用所有西药,至我院我科门诊寻求中医药治疗。就诊时患者面部、躯干、四肢外侧面见紫红色皮疹,伴轻度水肿,皮温升高,无瘙痒及疼痛感,压之不褪色,同时伴口苦咽干,情绪烦躁,胃纳一般,小便黄赤,大便2-3日一行,夜寐欠安,舌质红绛,脉细数。

初诊:水牛角15g,生地15g,生白芍15g,赤芍15g,丹皮15g,知母12g,土茯苓15g,地肤子15g,苦参15g,丹参15g,炒山药15g,木芙蓉叶15g。×14帖。

二诊:患者口干明显,上方去木芙蓉叶,加甘草6g,白茅根15g,乌梅12g,炒防风12g。

三诊:守上方。

四诊:患者皮疹色红,上方加白花蛇舌草30g,白鲜皮15g。

五诊:患者皮疹色红,抚之皮温略高,上方去丹参,加玄参15g,淡竹叶10g。

六诊:患者皮疹色仍红,上方加蝉蜕6g,紫草15g。

七诊:患者自觉烦渴,脉数有力,上方去蝉蜕,加石膏30g,木芙蓉叶15g。

八诊-九诊:守上方。

十诊:患者皮疹色已转淡,但抚之有麻木感,上方加乌梢蛇6g。

十一诊:患者诉小便黄赤,苔根黄腻,上方加通天草15g,黄柏12g。

十二诊:患者皮肤麻木感消失,上方去乌梢蛇。

十三诊-十四诊:守上方。

十五诊:患者皮疹已较前明显减淡,上方去木芙蓉叶,加蒲公英15g。

十六诊:守上方。

十七诊:患者烦渴已明显减轻,但夜间自觉体热,上方加青蒿15g。

十八诊-二十四诊:守上方。

经过了一整年的单纯中医药治疗,患者的皮疹全部消退,经过三年的随访,患者再无新发皮疹,也未服用任何药物。

按语:

由于风湿病患者又常伴有发热、口渴、皮温升高等表现,其皮疹可归属于温病中的“温毒发斑”。从中医理论来说,温毒发斑的形成是由于阳明热炽,迫于血分,血从肌肉外渍所致。根据斑疹的色泽,可以判断病位的深浅。皮疹色泽由淡红至深红,则是病位逐渐由气分向营分发展,若色泽发紫,则邪气更深,可达血分。

患者发病节气为春分,《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属于温毒发斑。患者发病即表现为里热实证,乃伏邪温病。且由于前期失治,阳明之热未清,不断胁迫血分,故斑疹逐渐蔓延,且颜色由浅至深。

清瘟败毒法乃清代名医余霖治疗温毒发斑主要方法。余霖认为“五行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曰臣,内阴外阳,主乎动也。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土遇之而焦,金遇之而熔,木遇之而焚,水不胜火而枯”,故皮疹之发病多出于火。因胃为十二经之海,胃可荣养十二经,胃之淫热亦可布散十二经,故皮疹之火又以胃火为根本。据此余霖创制了治疗发斑的主方——清瘟败毒饮。该方由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组合化裁而成,集清阳明热、清营血热、清毒热于一体,并且根据病情,其中的四味主药石膏、生地、玄参、黄连可有大中小三种剂型,非常灵活,在余霖三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运用该方治疗发斑无数,临床确有疗效。

《内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在这个治疗指导原则下,我们借鉴清瘟败毒饮的三大治法进行处方:石膏、知母、甘草清阳明热;水牛角、玄参、生地、赤白芍药、牡丹皮、淡竹叶清营血热;土茯苓、地肤子、苦参、白茅根、蛇舌草、白鲜皮、紫草、通天草、黄柏、蒲公英、青蒿则共凑清解毒热之效。

见到鲜红的皮疹,很容易联系到血热证,在我们前几诊中使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疗效尚不明显,至第七诊,以白虎汤联合犀角地黄汤,配合清热解毒之品,患者顽固的皮疹开始逐渐消退。此有釜底抽薪之意,因表面的血热证乃是阳明之热燔灼所致,火源不清,治疗自无显著疗效。

吴鞠通在他的《温病条辨》中例了一张更简洁的治疗斑疹的处方——化斑汤,仅由犀角、玄参、石膏、知母、甘草组成,直取气营双解之意。因此在皮疹的治疗中,疗效的关键在于阳明热与营血热同时清解,再佐以清热解毒之法则治疗更为全面。

(以上内容均为上海岳阳风湿平台制作,其他







































元旦白癜风预防
复方木尼孜颗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yfyl/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