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18/4611046.html

▲芙蓉洲的单瓣木芙蓉。

十月底的周末,忽然起意要去流花湖公园芙蓉洲看木芙蓉。算算日子也该去了。但凡看花去处,一经发掘便成缱绻的债,尽管未必年年都还得了,但还总比不还令人心安。

那日有雨,然而天气预报说下不大。到流花湖已是午后,自正门入,一路陆续看到芙蓉花开,嫩红经雨,沉甸甸垂首,想起诗词里常见的“亸”字,“垂檐红半亸”,“笑柳眠花亸,春比人慵”,大约就是这般光景。

细雨蒙蒙里的芙蓉洲远望已经很好看,因为没有阳光,水边一线大多是未曾变色的白花,星星点点连绵不绝。行至洲前,穿月洞门,满目青枝招展,自水磨石小径步入,头顶重瓣芙蓉开了四成,单瓣品种花苞累累,尚未开放。雨点落在一旁的青绿色湖面,涟漪微动,水气氤氲。

芙蓉洲之“洲”,即为水中陆地之意。大观园亦有紫菱洲,是园内水域中一片长满蓼花苇叶的陆地,洲上有二姑娘迎春的缀锦楼。芙蓉洲三面环水,而木芙蓉宜水是古代文人共识。文震亨《长物志》说木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他是极其执着于自身审美趣味的人,行文下笔总带着不容置疑的板正与疏顽,“绝无”“最忌”“断不可用”一类评断不时可见,如此执拗较真,有时可恶,有时又天真可爱。屈大均也说木芙蓉“得水则容颜益媚”,李渔甚至动用“审美绑架”,宣称“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

此刻飘水长廊一侧,几株高树临水亭亭,枝头是团团人面般的粉花,得了水意,果然比长于陆地的生动清明。难得是遇上了岭南秋日少见的雨天。前几日看微博友邻在杭州浴鹄湾拍的照片,歆羡他江南一草一木皆带着水气楚楚的嫣润,为何岭南总是明丽却少蕴蓄呢。原来我们与江南之间,只隔一场萧萧簌簌的秋雨。

一下秋雨,天地万物就不同了,仿佛服食了一剂去火润燥的六味地黄丸,忽地沉静下来,触目所及处云烟澹澹,绿意沉沉,幽寂温柔,是完全浇息了喧腾的古典秋意。

在园中撑伞拍了许久。初开的饱满重瓣花,叶尖的水滴,扇形窗外湿碧疏红。意外之喜,是廊亭边有了一株从前未曾见过的丹桂。橙色碎花簇拥成团,香气沁人,桂枝斜逸,绿叶离披,映着白墙,宛然如画。这是我头回在广州见到丹桂。老师数年前有潇湘秋日之行,去的是永州,说满城皆是木芙蓉,红白相间,花大且厚,又“夜逢金桂,风一阵香一阵,摇曳满街,徘徊久之不忍即去也”。未料在岭南也能逢见芙蓉秋桂同开之境。

▲红半亸。

▲雨天,尚未变色的白芙蓉。

▲扇形窗外润碧疏红。

▲水边的芙蓉树。

▲廊亭边的丹桂。

是以,同一个园子,同一处花开,为何仍年年惦念,意兴盎然看不够呢,只为每次都能收获新的视角与喜悦,因而每年的花开都不一样。初来芙蓉洲是乙亥年十月,看了平日少见的单瓣芙蓉,十分满足地归去。再至已是庚子年,疫情过后,游人都戴口罩,那回赶上单瓣芙蓉的盛期,枝顶挤挤挨挨全是盛放的单瓣花。碧天下薄如轻绡的蝉瓣晶明剔透,晴光流转,逆光望去,开花的树似一个个华美的枝形烛台,点亮无数莹煌烛光,风过处烛光狂舞。一位自得其乐的阿姨高举手机拍摄,喃喃道:“蓝天作背景……好看!”她主动将手机递过来,与我分享得意之作,我夸赞构图与色彩皆好,她又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就是部旧华为!”说罢又钻入花丛。

▲庚子年的单瓣芙蓉。

这一回的喜悦是雨天的树与花,以及,意料之外的新植丹桂。而常看常新的体验与沉浸,让我觉得非如此不算真正看花与游赏。好比人同人之间,倾盖如故只是起点,此后,所谓心照神交,是在漫长岁月里,无数回看见崭新的对方并为之打动,也正是心理学所说,惟有深度碰触与连接,方能建立起深度关系。

年轻时向往世界的广度,中年之后开始喜欢探索人间的深度。记录同一棵花树不同季节、朝夕晴雨里的姿态,与同一个人持续触摸、观照、滋养变化着的彼此,都是朝着更深邃彼岸的前行。一位友人说,君子之交当如水啊,不是如水般淡,而是如水一般流动地,动态地,充满活力与新鲜,我流经你,你流经我。

浮想联翩间,不觉在回廊坐了很久。淡色水墨的天始终未放晴,湖面缓缓游来一只黑天鹅,引得不多的游人都围拢去看。想起高士奇《北墅抱瓮录》有一段写水畔木芙蓉的好漂亮文字,不免又在手机上搜出来细看:“木芙蓉潇洒无俗姿,花色不一,有白有红,更有一花而日三变,朝白晚红,名醉芙蓉者。性本宜水,特于水际植之,缘溪傍渚,密比若林,杂以红蓼,映以翠菼,花光入波,上下摇漾,犹朝霞散绮,绚烂非常。”抬眼,湖边几株木芙蓉在细雨中轻轻摇晃,正是“有白有红”“花光入波”,如此情境,令人流连不愿离去。

终于离去时路过浮丘岛,岛外水边也有一列木芙蓉,可惜雨渐渐大起来,既未能上岛走走,也无法再拍摄。心里想着留一点不足正好。走出很远,仍记着方才见到的枝顶一朵白芙蓉,恰开到最好时候,圆润新洁,明明如月,它的辉光像一条河,清柔地流经我的心上。

▲芙蓉洲上。

《岭南花木镜》,彭焰著,南方日报出版社年8月出版,年6月第二次印刷

京东商城、卓越网、当当网及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彭焰:作家,词人。现居广州。著有散文集《岭南花木镜》,词作收入《当代海内外诗词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pw/1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