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02.html

明天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了,你准备好迎接处暑的到来了吗?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后,天高云淡,秋凉渐至。处暑后养生应“补而不峻”“润而不腻”,推荐大家“3花2豆”。

处暑后吃3花,疏风散热养肝目

桂花:化痰止咳

八月里来桂花香。

中医认为,桂花性味辛、温,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等病症。

吃桂花,一般吃干制的桂花。原因有二:

首先,在口感上,未经炮制的桂花本身带有腥涩味;

其次,新鲜桂花若用于泡水,开水短暂浸泡十几秒并不能杀灭其本身带有的细菌或虫卵,而且桂花本身带花粉,对部分人来说,还会引起过敏反应。

所以,建议大家购买高温烘干后的桂花泡茶喝,或自己将桂花高温烘干后再用于泡茶。

桂花糯米藕

食材:莲藕1节,糯米50克,干桂花20克,桂花蜂蜜适量。

做法:藕洗干净切头,填入洗净的糯米,再盖住用竹签插牢;放入锅中蒸煮2小时晾凉,切片码盘;淋上桂花酱,撒上干桂花即成。

木芙蓉:清热解毒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花初开色白,继而转红,由浅渐深,花色数变,故有“三变花”之名。8~10月采摘初开的花朵,晒干或烘干后入药。

芙蓉花、叶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过多、痈疖肿毒、水火烫伤等疾。

芙蓉花粥

材料:木芙蓉花2朵,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木芙蓉摘瓣切丝,用开水焯一下,再将粳米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以旺火煮开,后用小火煮至将熟时,加入花丝、白糖,稍煮片刻即成花粥。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排脓止痛。

菊花:疏风散热

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

菊花鱼片汤

做法:鲜白菊花30克、切片鱼肉克。将鱼片调味,入锅浸熟后加入菊花,略煮即成。

功效:清肝明目、调血脂。

需注意,菊花性凉,可降血压,但虚寒体质(如平时怕冷、胃寒、容易腹泻)和血压低的人,建议不要饮用菊花茶。

吃2豆,健脾化湿消暑气

眉豆:化湿消暑

眉豆,又叫米豆、饭豆、白豆,是豆科植物扁豆种子,球形或扁圆,比黄豆略大,也有状如腰果的。

眉豆味甘、性平,归、胃经,有健脾化湿、化湿消暑、治疗水肿之效。

白眉豆大蒜猪骨汤

材料:白眉豆克,大蒜克,猪骨克,蜜枣1枚。眉豆充分浸泡,大蒜去衣,猪骨焯水。所有材料加水适量,共煲1.5小时左右。

功效:健脾、益气、解困。

白扁豆:健脾暖胃

白扁豆性味平和,不仅能健脾暖脾胃,还能清暑湿。虽已入夏,但白天暑热仍重,偶来的台风天也带来强降水,吃点白扁豆,能预防暑湿带来的身体不适。

吃白扁豆前,可将其炒一下。《本草分经》里说,白扁豆“中和轻清,缓补”,简单的说就是药性平和,不够强劲,而炒一下能将其健脾止泻的功效增强。

操作方法:将晾干的白扁豆放锅里清炒,只颜色微黄、有焦斑即可。

一般来说,白扁豆较常用来煮粥、煮汤。

扁豆荷叶粥

材料:白扁豆50克,大米50克,鲜荷叶1张,冰糖30克。

做法:白扁豆与大米分别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扁豆黏软,放入荷叶和冰糖,再煮20分钟即可。

功效:解暑清热、和胃厚肠、止泻。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编辑:SOLA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在看",和更多人分享养生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ls/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