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红楼梦杂谈篇之林黛玉晴雯与芙蓉花
咱今天开说红楼梦里的杂谈篇之林黛玉、晴雯与芙蓉花。小说作者曹公喜欢用植物来喻人,很多时候甚至用不同的植物来形容同一个人,比如林黛玉,作者就分别用绛珠草、湘妃竹和芙蓉花来形容她的柔弱、爱哭和高洁,晴雯作为作者花大笔墨刻画的一个林黛玉的影子,当然也就与林黛玉有很多共同点了,比如她俩都心直口快,都牙尖嘴利,都心比天高,虽都和贾宝玉传出了绯闻但却都洁身自好,而作者也用同一种花来形容她俩,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芙蓉花。 这儿得先普及一个知识,芙蓉一是指荷花,别名芙蓉;二是指木本芙蓉花。为区别起见,前者又被称为“水芙蓉”,后者被称为“木芙蓉”,水芙蓉是睡莲科植物,花期从夏至初秋,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又被称为“君子花”,木芙蓉是锦葵科木槿属植物,花期从秋至初冬,不畏寒霜,因此又被称为“拒霜花”。文中既写到了木芙蓉,如薛宝钗所吃冷香丸中的“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又写到了水芙蓉,而指代林黛玉和晴雯的芙蓉花特指水芙蓉。 下图为木芙蓉 再来看看文中拿荷花来形容林黛玉和晴雯的相关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荷花来形容她俩的双层用意,荷花绝不仅仅用来形容她俩的高洁,还暗指她俩均被王夫人所害的悲惨结局。 先说关于林黛玉的芙蓉花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第四十回》 林黛玉之所以喜欢已经衰败的荷花,而不是开得正旺的荷花,是因为用残荷来形容她是最合适不过的。一来她的生命也如这入秋的残荷一般即将走到尽头,二来她的心境也如也如这入秋的残荷一般充满愁绪,原诗出自唐代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文中又何尝不是暗指黛玉将来会借“残荷听雨声”来表达她对暂离贾府的贾宝玉的思念之情呢? 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第六十三回》 其中“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宋代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二中的“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该诗中的“明妃”是指汉代时远嫁匈奴和亲的王昭君,“东风”是指汉家天子,而文中的“东风”则是指王夫人,暗指贾母死后王夫人会为林黛玉安排一桩林黛玉本人极不满意的婚事,就如同紫鹃说的“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那样,有意思的是林黛玉自己所写五美吟中就有吟诵昭君的名为《明妃》的诗,全诗是“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其中“予夺权何畀画工”是说皇帝为什么要把选妃的决定权交给画工呢?言外之意就是若不把决定权交给画工,那不就能避免昭君出塞这一悲剧的发生了吗?全诗将矛头直指最高权力人汉元帝,而贾母死后贾府的最高女性权力人不就是王夫人了吗?造成明妃红颜薄命的罪魁祸首就是手握大权的最高统治者。 再说关于晴雯的芙蓉花 宝玉忙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他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忙答道:“我也曾问他是管什么花的神,告诉我们日后也好供养的。他说:‘天机不可泄漏。你既这样虔诚,我只告诉你,你只可告诉宝玉一人。除他之外若泄了天机,五雷就来轰顶的。’他就告诉我说,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宝玉听了这话,不但不为怪,亦且去悲而生喜,乃指芙蓉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我就料定他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虽然超出苦海,从此不能相见,也免不得伤感思念。”因又想:“虽然临终未见,如今且去灵前一拜,也算尽这五六年的情常。”——《第七十八回》 这里明确用水芙蓉指代晴雯,取洁身自好之意。 同一回中贾宝玉紧接着又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很长的《芙蓉女儿诔》,明为悼念品性虽高洁,却因“遭王夫人怨”而被迫害至病死的晴雯,实则也是悼念同样品性高洁,却也同样因“遭王夫人怨”而被迫害至病死的林黛玉。其实关于黛玉之死有很多种说法,怎么解读都似有一定道理,这也是个千古之谜。 文中还有一处关于芙蓉的诗暗写了林黛玉和晴雯均被王夫人所害的结局。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第三十八回》 由批语可知此对子是贾宝玉所作,字面意思就是芙蓉花的影子被打破是因为有小船经过其中了,菱藕深深的香味不断向竹桥输送。整个对子动静结合,从视觉与嗅觉两方面写景物之美,游人之兴,作者用了一个“破”字来形容芙蓉倒影的变化,或许是为了不与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那句“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的“动”字重复吧,这里的“破”字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打破之意,兰桨是用木头做成的,而文中能被称为木头的除贾迎春外就是贾母口中“和木头似的”王夫人和“槁木死灰”的李纨了,木破芙蓉暗指王夫人迫害林黛玉和晴雯。 咱下次开说红楼梦里的杂谈篇之薛宝钗与蘅芜草、牡丹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5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六个核桃不补脑rdqu
- 下一篇文章: 颜值与价值并存诸葛这处小众赏花胜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