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吴茱萸嫩果(摄于湖北蕲春)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成熟时亦为红色,且“吴地”所产质优,故称“吴茱萸”。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入药。用甘草汤闷润,炒至微干,干燥入药者,称“制吴茱萸”。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一名藙。生山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吴茱萸)辛苦大热,入肝而疏逆燥脾,温中开郁,引热下行,为厥阴头痛、呕酸、阴疝、奔豚之专药。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入肝治血,均醋汤泡炒。” 吴茱萸成熟果实 (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NO.2功效主治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主要功效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燥湿止泻。 1 散寒止痛:本品辛热,主入肝经,既可散寒止痛,又可疏肝理气,尤宜于寒凝肝脉之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等症。 2 降逆止呕:本品入中焦脾胃,既可散寒止痛,又可降逆止呕,适于肝胃不和之脘腹胀痛,呕吐吞酸等症。 3 燥湿止泻:本品辛热,入脾、肾经,可温阳散寒、燥湿止泻,适于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吴茱萸原药材(摄于贵州凯里·标错了) 用法:2~5g煎服,外用适量。未炮制过的吴茱萸有小毒,通常只能外用。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吴茱萸主要含有生物碱、苦味素、挥发油和黄酮等化学成分,有抗肿瘤、镇痛、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 吴茱萸饮片(摄于广州)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李文兰,孙向明,宋辉,王靖雅,胡杨.基于成分及作用的小毒中药吴茱萸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02):-. 谢培凤,马家驹.再考“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J].中药材,(11):-. 音频:棠梨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3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淫羊藿羊脂炒拌仙灵脾,温肾壮阳痹痛
- 下一篇文章: 药茶秘方怕上火,别喝王老吉了,看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