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ldquo血瘀证rdquo与
请简述血液生成、运行的过程,以及导致血瘀的常见原因,并就“行气活血法”选一代表方剂稍作分析。 NO.1理论论述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1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记载: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2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 3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下》: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因此,血液的生成与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髓密切相关,且营气、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所以,水谷精微、精髓是血液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液生成的相关脏腑 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所生之水谷精微,是精、气、血、津液的物质基础。 2 心主血脉。心既参与血液的生成,又推动血液循行。 3 肺主一身之气。肺吸入清气,方能“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4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血液。 5 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相互资生。 血液循行的相关脏腑 1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循行。 2 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肺主治节,助心行血。 3 脾主统血。脾气统摄血液循行,不至于血逸脉外。 4 肝主藏血。肝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血行失常的常见原因 1 出血 ①气不摄血 ②热迫血行 2 血瘀 ①气虚血瘀 ②气滞血瘀 ③外伤血瘀 ④痰凝血瘀 ⑤寒凝血瘀 ⑥热伤营血 其“行气活血”代表方剂则为“血府逐瘀汤”: NO.2参考资料 印会河,童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 音频:棠梨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2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驱虫阳台花草有虫不敢用农药那就自己制
- 下一篇文章: 字词句段天天练middot语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