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寒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二O一八年一月五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三个:小寒 基本简介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节气概述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时为小寒(slight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气温特点 小寒时节,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中国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锻炼禁忌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农事概要 畜牧 ⒈猪舍、牛舍、羊栏要关闭门窗,提高舍内温度。 ⒉牛羊外出放牧应迟出早归。 ⒊饲养蛋鸡专业户,为提高产蛋率,一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红糖,补充冬季寒冷引起的能量不足;二是增加人工光照。 ⒋由于野外牧草枯萎,牛羊要给予人工补饲。山羊特别是怀孕母羊更要补充精料的喂量,同时,增加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防止母羊流产的发生。 ⒌冬季,偶蹄家畜猪、牛、羊等打好防疫针,防范外来疫源感染而引起急性、烈性传染病的发生。 ⒍特别要对猪流行性腹泻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疫病防治。 ⒎做好通风消毒等工作。 蔬菜 ⒈适时播种、科学管理。中、小工棚的西瓜、西葫芦、黄瓜,应在小寒前后在冬暖棚或阳畦内的营养钵或方块育苗。对长势较弱的黄瓜,番茄、辣(甜)椒等越冬作物应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⒉病害防治。由于阴雨雾天气较多,棚内湿度大,易诱发作物的灰霉病、叶没冰、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在防治上应施用烟雾剂或粉尘剂,要集中农药交替使用,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相关谚语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小寒鱼塘冰封严,大雪纷飞不稀罕,冰上积雪要扫除,保持冰面好光线。 相关诗词 早发竹下 (南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窗前木芙蓉 (南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小寒已到,大家注意保暖哦,以防感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