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国顺关于诗的ldquo随便说说r
关于诗的“随便说说”(中) 作者/单国顺
写诗,不一定都要有主题。如果没有主题或主题不明显,其作品一定要有审美的元素。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是写了一只在水里游弋的家鹅,能有什么主题,但它是审美的,把鹅写得很可爱,富有生命的活力,该诗乐为儿童吟诵。李白的《静夜思》,也为儿童所喜诵,却是有主题的。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这样的生活细节,老杜信手拈来,自然而就,不费任何力气,更不需要挖空心思。高手出招,平平常常的招式,带有超人的功力。 世人皆知有“诗”,也知道它是文字摆成的,但真正知道诗是什么的人并不多。没有体味,缺乏感觉,那是不知诗的。当然,我说的诗是指真诗。诗山有路情为径,意海无边灵作舟。 诗中有画,画是讲究构图的,诗中之画也要讲究构图。有一次,我对一个地方画家说过我的诗里有构图,对方不太相信。
当代诗词的宣传和教化功能是微弱的,它最大的功用是让一些老年人有事可做,改变了他们的寂寞感。你想,一个七十多或八十多岁的老年人基本不参加社会活动,呆在家里,很少户外行动,精神空虚,难免有孤独感和寂寞感,是诗词让他觉得有事可做,有乐可乐。现在的老年人基本上都玩上智能手机了,会诗词的也都入了一些诗词 目前, 今天(年2月26日)赴宴到某一酒家,见其壁上有一幅书法作品,为两句诗合成,前一句为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后一句为李白的“与尔同销万古愁”。后人很有趣地安排了一次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超级明星对饮,让他们各出佳句。我感觉这两句集得非常好,对仗工稳,内容一气贯通,珠联璧合,也可见古人的潇洒豁达人生。李白的诗只有李白敢写,谁还敢写“与尔同销万古愁”? 南京集庆门里,依古城墙有一凤凰来仪馆,门边有一副对联:“李白有诗难再得;凤凰无影还复来。”我觉得内容不错,有人文色彩,也上口,让人容易记得。当然,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了解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这副对联自然也因李白而衍生。由此可知,人们怀念李白,怀念比李白更早的古凤凰台,当然也怀念那只虚无缥缈的凤凰,李白、凤凰台、凤凰,是中国诗歌中一组最具有联想、最美丽、最典型的意象。诗歌中美丽的意象是永远年轻的。 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写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她小时候跟她祖父学读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她很喜欢这诗,因为诗里有黄梨,黄梨是很好吃的。黄梨与黄鹂同音。经祖父一讲,说是两个鸟,于是她就不喜欢这诗了。看来儿童喜欢什么诗与不喜欢什么诗,是别有原因的。 少年时,见一本庄人家有一幅用木框加玻璃装起的书法作品,文曰“画眉喜有临川笔”。本是对联,原有两块,可惜只剩下一块。剩下的这一块应属上联。无落款。很古老,是前人留下的,在本庄也算古董了,古色古香。其家祖上那一代人是有文化的,是否有过功名,不知道。以前我一直在想两个问题,一是下联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却无从知道;二是这半副联的内容可以吗?画眉是女人在打扮自已,是闺房里的事,是家庭生活的一个细节。画眉当然有画眉的专用笔,何以用“临川笔”呢?这合理吗?史上王羲之曾为临川内史,被称为“王临川”,他是书法家、“书圣”。后来谢灵运也曾出任临川内史,被称为“谢临川”,他是诗人。唐王勃作《滕王阁序》,有“光照临川之笔”句,是赞扬王羲之的书法或谢灵运的诗歌。宋代王安石是临川人,称王临川,他的作品集称为《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文集》。总之,“临川笔”意味着有文化,借代当大官的文化名人。后来我想通了,画眉喜有临川笔,是希望家里出当大官的,也不是说真的用写文章的笔去画眉。这样一想,感觉到这半副对联还真不错。 阜宁诗人郭竹书,曾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参加爱国将领苏炳文的东北民众救国军,成为苏炳文将军的幕友。他写过著名的《塞上杂吟》、《塞上吟竹枝词》,甚有影响。其《塞上杂诗》有:“食瓜时节着新棉,人在胡天别有天。一夜西风吹不息,晓来寒色上征鞍。”“兴安积雪与云齐,风涌黄沙没马蹄。到处啁噍浑莫辨,胡儿惯着白铜鞮。”其《塞上吟竹枝词》:“马蹄红踏夕阳肥,草色芊芊白四围。春在人间管不住,杨花七月满天飞。”其边塞诗不逊唐贤。 本邑有一古地名周门,一作洲门,依淮堤为集市,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原作洲亹,源于《诗经》“淮有三洲”,“凫鹭在亹”。多有诗意的地名,多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名称!可惜不为后来人所了解,得不到人们的珍惜,以至简单化讹成“周门”,失去了灿烂的色彩。也不是这里的周姓人居多。这里是裴姓人的祖居地,是晚清光禄寺卿裴荫森的生地和墓葬地。裴荫森(—),字樾岑,咸丰十年进士,历任长宝道道台、福建按察使、福建船政大臣、光禄寺卿等职,为淮系洋务派。创办福州船政学堂,重建马尾造船厂,制造舰艇,整饬海防,功著于东南海防建设。 “大江东去”、“碧海掣鲸”,“小桥流水”、“翡翠兰苕”,这些古诗词中的词句,后来都成为某些诗文风格的代称。它们确实能概括一些文学风格的类型。兼能者固然好。有人写不出“大江东去”,不要以为憾事,就写“小桥流水”也很好。异曲同工,重要的不是“异”,而在于“工”。 “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思想感情。这个“志”可以是个人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所言之“志”,必须是切合实际的,由衷的,可以践行的,否则就是矫情,就是假大空。 太阳和萤火虫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发光。亮点有大小,但必须有亮点。富贵雍容的牡丹和细小如米的苔花都以开放为精彩。作为牡丹不要骄傲;作为苔花,不要自卑,你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开放过。这里,我想说的是,好作品都要有亮点,亮点不在大小。 对于作诗,我曾间接听过已故老教师姜影白的一个通俗比喻。他说,作诗如同木匠箍木桶,每个诗句就是构成木桶的各块木板材料;最后的结句至关紧要,就是那道铁箍或铜箍,起到收束上紧的作用。箍不紧,桶则散。姜氏活到九十多岁,作诗七十余年,此为经验之谈。 年12月,得外省吴志诚诗词集《贻笑斋吟草》。出于感谢,我写了一首五律给他:“生活长青树,诗歌枝上英。四时开不败,百日睹犹明。吟里知甘苦,行间求正声。既成恐贻笑,谁解费经营。”我写到了诗与生活的关系,作诗者作诗的甘苦和追求,以及别人难以理解的心理。应该说这不是一个人的感受。以“贻笑斋”为斋名,又为集名,怕贻笑于大方之家,也怕贻笑于世人,这里有谦逊的成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贻笑斋”里。 李白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是自然形成的一道美丽风景。两岸青山,孤立地看,各自峥嵘;整体看,相辅相成,形成对峙。在李白的眼里,青山是有意识地呈此竞争态势。读年9月28日《光明日报·光明文化周末》,有一篇高昌的文章,以“两岸青山相对出”为题,谈新诗和旧诗的互见与互鉴。两岸青山的相辅相成,确能反映互见与互鉴的关系,此题不仅具有形象性,而且的确能够做到明理。我的看法是,新诗和旧诗是两个不同的写诗群体,让两者互见与互鉴,从理论是讲得通的,也不是不可能,而是实践起来有难度。我们不说两个群体,就说一个人。有这样的一种人,新诗旧诗写得都不错,两者兼能,他们该是让两者调和而互鉴了吧。事实上未必然。但可能要比其他人做得好一些。 年5月,本人参与逸趣吟友 单国顺,江苏阜宁县人。先后为教师、记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盐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盐城市湖海艺文社《湖海诗词》副主编。已正式出版《红草集》﹙诗文集﹚、《古今咏阜宁诗词评注》、《河滨诗话》﹙文艺随笔集﹚、《曹小春诗集点评》。编著有《阜宁历史人物》等。参编文史和文学书籍十数种。著名文学评论家顾骧评价其诗词为,“清新隽永,情韵悠长,意真语质,朴实天然,俗不伤雅,诗味盎然。读之,尤如一览家乡马家荡中的绿苇,废黄河堤畔的碧桃,射阳河上的白帆,令人神怡性悦”。 醉里挑灯简介 醉里挑灯文学网站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曹艳春创办于年10月,系非盈利性纯文学公益网站,发源地中国散文之乡阜宁。网站汇聚了全国各地众多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目前注册会员已逾十万人。 醉里挑灯 醉里挑灯诵读团队于年组建,先后组织若干次公益读书、演出活动。醉里挑灯 醉里挑灯文学网站网址: 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rybw/8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宏碁发布第5代3D刀锋速冷金属风
- 下一篇文章: 江水的诗内心的火焰正被蝴蝶不断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