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公开课第期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作者:王伯岳编辑/李邦源导读:王伯岳(—),中医儿科专家。四川成都人。善治儿科疾病,对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合并肺炎、肝炎、痢疾、哮喘、腹泻、癫痫等独特之处,疗效显著,有“小儿王”之称。著有《中医防治麻疹的方法》、《中医儿科临床浅解》,主编有《中医儿科学》小儿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以学龄儿童较易感染,四季都可以发病,但以冬春两季较为多见。《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与喉痹(喉炎)都是风毒所致。本书指出:“......风热毒气,客于咽喉颔颊之间,与血气相搏,结聚肿痛”。《活幼心书》也认为是一种风毒,指出:“毒气蓄于皮肤,流结而为肿毒......多在腮颊之间,或耳根骨节之处”。本病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胀为其特征,而其肿胀可以延及颈、颊及颌部。一侧或两侧俱可发生。初起先见于一侧,继而延及对侧;也有两侧同时发生。起病时,除局部灼痛肿胀而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或只是轻微发热,或咽部不适。由于咀嚼时疼痛加剧,可能出现纳差食少。有的重症,除一般症状外,可能出现寒热往来、嗜睡、呕吐、头痛等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很少引起惊厥。成年男子可能合并出现睾丸炎,睾丸红肿胀痛。一般12岁以下男孩较为少见。自发病至腮腺肿胀消失,恢复正常,约10天左右。个别的腮腺高肿色红灼热,毒滞化脓,即所谓的“重则成痈成疖”。这类情况也较为少见。基于以上所述,风邪外乘,湿热内蕴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风邪热毒聚于头面两侧耳下腮部,证见肿胀疼痛、恶心呕吐,或合并睾丸肿痛,是与足三阳胃、胆、膀胱三经有关。基本上都是一种热证、实证。但因容易相互传染,所以必须注意隔离。治法述要及例方选介痄腮的治疗,着重于清热解毒,佐以软坚散结。由于风毒壅滞少阳经络,故应以清肝利胆、疏风消毒为主。而软坚散结,只可用宣、通之剂,以去其壅滞,而不要过于攻伐。壅滞既去,则风散毒解,自然会达到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在局部用药外敷,也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保护皮肤,药凃得太厚或干裂,反而会增加疼痛,或使肿处皮肤受伤,引起感染化脓,所以,外用药要调得滋润,也不要涂得太多,才好换药而不致于影响皮肤。由于体质的强弱,病邪的深浅,以及有无兼证,故在证候表现上有轻重之分。但变化不大,在治疗原则上基本一致,一般以清热、解毒、消肿为治,除基本方而外,根据病情,随症加减。主证:腮颊一侧或两侧肿胀,酸痛拒按,吞咽不便,表证不明显,精神正常,脉象、舌苔无明显变化,无其他兼证。治法:清热解毒。例方:清解汤(习用方):龙胆草三钱黄芩二钱连翘三钱板蓝根三钱蒲公英三钱甘草一钱山栀子二钱夏枯草三钱随症加减:·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加羌活二钱,柴胡二钱,白芷二钱。·热甚、口渴、烦躁,加生石膏三钱,黄连一钱。·恶心、作呕,加藿香二钱,橘叶二钱,竹茹二钱。·嗜睡、神昏、项强,加黄连一钱,石菖蒲二钱,葛根二钱。·头痛、惊厥,加防风二钱,钩藤二钱,白芷二钱。·咽部红肿疼痛,加马勃二钱,锦灯笼二钱。·大便干燥,加全瓜蒌三钱,熟大黄一钱·小便短黄,加滑石粉三钱,车前草二钱。·睾丸肿胀疼痛,加橘核三钱,荔枝核三钱,枳壳三钱,延胡索三钱。外用药:金黄散(如意金黄散),成药。用清茶加蜂蜜少许,调敷肿处,每日换1次。简易方:芙蓉花叶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野菊花叶鲜鸭跖草以上各药,任选其中一种,洗去尘土,捣细敷肿处。预防方:贯众二钱,板蓝根三钱,甘草一钱,用水煎,日服2次。在流行季节,连服3天。可以减少发病,如已发病可以减轻症状。摘自《中医儿科临床浅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rybw/1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