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城文学你还记得甩元宝抽陀螺打尜
上世纪七十年代,小学生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孩子放学后就是疯玩。冬天,不用帮助大人干农活,也不用去上坡拔草了,特别是星期六、星期天,孩子们玩打元宝、抽转尜、打尜子、蹦房子、踢毽子、滚铁环、跳绳等各种游戏。一、甩元宝所谓元宝是用两张硬纸折叠起来的玩具,用本子皮竖着折叠一下,再在两头各折起一个角,两个角再对折,正好形成一个正方形,这两个正方形重叠,把四个角互相折压,一个元宝就做成了。我们这里叫打元宝,是男孩子们最轻松的游戏,俩人就可以玩,开始先将军宝,也叫包袱剪子锤,谁输了把自己的元宝放在地下,让赢了的伙伴先打。玩时,弯着腰,把手臂高高举起,这样往下的力气就大,带风也大,用带来的风把对方的元宝吹翻。如果元宝的位置在斜坡,或者下面有小坷垃支着,那么基本就输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力气大,每次玩元宝基本都能赢,有的孩子爱耍赖,穿着大棉袄,把袖子往下一撸,利用袖子的风力,把元宝吹翻。这样一来俩人开始互相耍赖了,挣得脸红脖子粗,或者不欢而散。不过,过一天又在一起玩游戏。玩元宝游戏可以俩人一起玩,也可以三人或者四五人一起玩。按照石头剪刀布赢得的顺序先后出手。有的孩子玩元宝经常输,就不愿意与别人对阵,就自己折叠很多元宝,放在柜子上、或被褥下面,有空自己拿出来欣赏,一般折叠成正方形,也可以折叠成小船型,蛤蟆型等,上学时,把元宝放到书包里带到学校,在课间孩子们也拿出元宝游戏一番,成为孩子们最深刻的记忆,给孩子们带来童年的快乐!二、抽陀螺陀螺,在我们这里叫转尜,是用一个圆木把一头削成圆锥状,用一把小鞭子抽打转尜。转尜的粗细一般与墨水瓶差不多,比墨水瓶高一些,有玩出花样的孩子,找一个像碗口一样大的圆木,削成圆锥形。鞭子也得用一个大的,不然会抽不动这么大的转尜。刚冷时,在平地上抽,孩子们之间也比赛,看谁抽起来的转尜,可以停留的时间更长。到了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时,村里的老湾、水库结冰了,孩子们成群结队到冰上,进行抽转尜比赛,冰滑溜溜的,转尜在上面转动的时间更久。这时,家长陡然担心起来,怕的是冰层结得不够厚,不能承担孩子们得重量,而落入冰下水中,虽然,这只是少数,但也曾经发生过。在冰上抽转尜好玩,吸引着更多的孩子到冰上,不但抽转尜,而且还要比赛滑冰,跑几步助力之后,看谁滑出去更远。孩子们在冰上尽情地抽打着转尜,进行着滑冰比赛,欢笑声在水库、老湾上空回荡!三、打尜子尜子是两头都带尖得玩具,用一个木棒敲一下尜子的一头,尜子在力的作用下会蹦起来,尜子蹦起来之后,再用木棒击打尜子,这样尜子就会往前边飞驰而去,身体健壮力气大的孩子,往往会取得胜利。游戏规则是,划一个圆形圈子,作为尜子打出的基地,就是把尜子放在画的圈子里,然后用木棒敲打尜子,再击打尜子,使得尜子往远处飞去。一般是分三组,也是以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出手,赢得第一的人,先打尜子,第三的人去捡起尜子,第二的人在圆圈后边,接住第三的人投过来的尜子,如果接住了,那么第二的人就成了第一,如果第三的人把尜子投进圆圈内,也由第三变成第一。投尜子,是一门技术活,第三的人,会投掷能把尜子投进圆圈内就赢了,投给后面第二的人也行,第二变成了第一,自己变成了第二,往前进步了一个名次。但,第一的人会巧妙拦截尜子,不让尜子进入圆圈,也不让尜子投给第二的人。他会用木棒把尜子直接反击回去,甚至比第一次打出去的还要远,这样,第三的人距离进入第一、或者第二的名次就更遥远了。如果遇到顶风,第三的人会被第一的人,从村中一直赶到村外,最远的能赶到其他村庄。这时,第三的人就可能耍赖了,不玩了。这种游戏也可以六个人、九个人一起玩,分成三组,一组两人或者三人。这样玩起来就热闹多了。九个人一起玩耍时,一旁的观看者有十几人,也是最热闹的游戏。四、滚铁环铁环一般是过去木制水桶的箍,废弃的木水桶,孩子们把铁箍卸下来,当作滚铁环的玩具,有的家长把不平的铁箍,让铁匠敲打平了,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专门打一个铁环。滚铁环时,用一个粗铁丝,在头上弯一个弧形勾,正好与铁环差不多宽,可以套住铁环不乱跑,用力推动铁丝,铁环就往前跑。滚铁环也搞比赛,看谁跑得快。玩这种游戏消耗体力比较大,跑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在跑步中释放了天性,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踢毽子、蹦房子、跳绳都是女孩子们的游戏。在蹦蹦跳跳过程中,轻 盈的身体在寒风里绽放着美丽的弧线,飘出清脆爽朗的笑声! 作者简介:高连君,山东临邑人,从教多年,文史爱好者,以挖掘抢救当地历史为乐。 犁城经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pzff/7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热门路线从化一天石门森林公园枫叶红了
- 下一篇文章: 画家和诗朱颖人诗和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