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东:雨中的马

陈东东,评

阿蹦,编辑

了了

阿蹦按:《雨中的马》与《点灯》,是陈东东最杰出的两首代表作。

两首作品在风格上区别较大,《点灯》节奏曼妙,哲思部分令人着迷,《雨中的马》则是直觉与想象能力的极致呈现。

“雨中的马”这几个字,是从遥远、不可知之地,降临到诗人脑海里来的。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幅画面,诗人看见一件乐器,然后,他脑子里似乎就奏响了音乐,他在想着怎么去描述时,上帝让天使给了他四个字“雨中的马”,音乐、雨、马,之间的关系,由此确立,在此基础之上,诗歌得以展开。

乐器未鸣,乐声却凭空而起,“雨中的马”,这是对想象中音乐的超验描述,音乐在雨中由马带着飞奔,雨声淅沥,马声嘶嘶。

诗人说“雨中的马”“奔出我的记忆”,是在说“雨中的马”是记忆之物,还是“雨中的马”带离诗人奔出记忆,不是很清楚,但也无须弄清楚,这里没有什么编码游戏,意象的经营,不是为了隐藏什么,最明亮的部分恰恰是呈现,我理解这一句,是往昔如音乐一样美好的部分,籍由音乐在想象中重现。

“木芙蓉初放”,“惊起几只知更鸟”,赋予音乐以颜色,以寂静之声。诗中有一些重复之句,制造出回旋、复调的效果,本身就是对音乐的一种阐释。

雨中的马

黑暗里顺手拿一件乐器。黑暗里稳坐

马的声音自尽头而来

雨中的马

这乐器陈旧,点点闪亮

像马鼻子上的红色雀斑,闪亮

像树的尽头木芙蓉初放

惊起了几只灰知更鸟

雨中的马也注定要奔出我的记忆

像乐器在手

像木芙蓉开放在温馨的夜晚

走廊尽头

我稳坐有如雨下了一天

我稳坐有如花开了一夜

雨中的马

雨中的马也注定要奔出我的记忆

我拿过乐器

⊙诗评作者

刘俊堂,生于七十年代初,小说家、诗人,资深编辑,笔名阿蹦,归墨,曾长期在人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工作,现从事自由写作,居于北京。电影剧本《暮鼓晨钟》获第八届电影“百合奖”最佳编剧(年)。在各类杂志发表小说、诗歌、影评三百多万字。⊙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pzff/1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