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确诊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1103/7585648.html

活动起源

餐后在创乐园散步时,孩子们发现一颗树上有很多灿烂的白花、红花、粉花盛开,淡雅素美,香气袭来,令人心醉。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诸如:“这是什么花?”、“为什么同一棵树上的花有不同颜色?”等各种问题。此后,孩子们带着一系列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开始了芙蓉花开之旅。

观察芙蓉花

孩子们围在芙蓉花周围,有的用手摸树干、树叶,有的用鼻子闻着花的味道,还有的抱住了大树,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着……

芙蓉花的树叶摸上去和其他叶子不一样,有一层毛在上面!

你看,开了很多颜色不一样的花,我最喜欢粉色。

这花为什么又有粉色又有白色的呢?

粉色的花小一点,白色的花大一点!

你们瞧,这朵花的花瓣和其它的花不一样,只有5片花瓣!

白的花瓣有点硬,粉色的有点软了,说明快枯萎了。

我猜这个花会变色,开始的时候是白色,慢慢变成粉色。

不对,我觉得应该先开粉色花再后开白色花,因为粉色的花都先枯萎了。

布鲁纳说过:“良好的兴趣是学生活动的自觉动力。”芙蓉花盛开,绽放出多种不同的颜色和状态,这让幼儿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观察芙蓉花的过程中,幼儿们调动多种感官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观察、比较花朵颜色、形态的差异,感受花朵的特征,积累了有关芙蓉花的经验,进一步激发了探究“花朵是如何变色”的兴趣。

探秘三色芙蓉

对芙蓉花有了初步的观察经验后,幼儿们对“芙蓉花为什么会变色,以及芙蓉花是怎么变色的”等问题很好奇。伟伟说:“我妈妈说这个木芙蓉在每天的晚上就变粉色了。”真的是这样吗?带着疑问,老师和幼儿们一起设计了一张卡片,给芙蓉花做上标记,并且在早晨来园、中午散步、下午放学这三个时间段,和幼儿们一起观察、验证芙蓉花的变色过程。

基于观察和表述,幼儿们用图画的表征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发现,通过连续几次的记录,幼儿在纸上呈现了芙蓉花的变色过程。

芙蓉秘密知多少

孩子们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了芙蓉花的基本特征,回家后又和爸爸妈妈通过上网查阅,知道了芙蓉花还有很多作用。

芙蓉花性凉,食用可以有消除火气,清热的作用。

芙蓉花还可以晒干,用来泡水喝,可以美容养颜。

芙蓉花的茎可以制绳、纺织、还可以造纸。

芙蓉花还是我们城市的市花呢。

在调查中我们知道:芙蓉花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其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长。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花、叶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芙蓉花清晨和上午初开时花冠洁白,并逐渐转变为粉红色,午后至傍晚凋谢时变为深红色。因花朵一日三变其色,故名三醉芙蓉。芙蓉花还是成都市市花,其花语为纤细之美,纯洁。芙蓉花的茎可供纺织、制绳、缆索、作麻类代用品和原料,也可造纸等用。古人还用木芙蓉鲜花捣汁为浆,染丝作帐,即为有名的"芙蓉帐"。

一次偶然的发现,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老师们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们的这份好奇,与孩子一起观察、讨论、探索,并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了芙蓉花的多种用途,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与尝试的学习品质。

遇见成都——芙蓉花开

“一扬二益古名都,禁得车尘半点无。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五代时期成都“城墙遍植木芙蓉”,因而得名“蓉城”。如今,芙蓉花已成为成都的市花。因芙蓉花而生锦锈、繁华之风貌,这无疑是成都千年以来的宜居写照,更是这座千年古城的精神呈现和文化景观。这一城一花相依相伴了千百年,而今的芙蓉花已经成了展示成都迷人美丽的一张名片。在成都遇见芙蓉花,来一场美丽的相约吧!

芙蓉花开,人人爱

芙蓉花之所以人见人爱,一是因为它美艳无比,一日三变,其娇艳之姿,常令人流连忘返;二是它“拒霜”的独特性格,此花盛开于农历九至十一月,这时百花凋谢,它却傲霜绽放。孩子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对芙蓉花的喜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我自己做的芙蓉花,等会我再装饰一下,就更漂亮了!

看这是我画的芙蓉花!

像折扇子一样,再把花瓣理出来,一朵漂亮的芙蓉花就做好啦!

我喜欢芙蓉花,因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制作芙蓉花茶

芙蓉花不但外表美丽,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晒干泡水喝有清肺下火、美容养颜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向日葵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将它做成芙蓉花茶的吧。

第一步:准备芙蓉花

芙蓉花太高了,但是采摘芙蓉花我们也有秘密武器哦。

第二步:清洗花瓣

别看花瓣漂亮,上面也有很多灰尘和虫蚊呢。我们用小手轻轻搓一搓,给花瓣洗个澡!

第三步:晾晒花瓣

把芙蓉花放在竹筛里,让水份跑光光。

把芙蓉花一朵一朵的放好,要留出距离来,这样才容易晒干。

让我们静等芙蓉花晒干,期待品尝清香美味的芙蓉花茶吧!

芙蓉花变成干花,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晾晒,孩子们又是怎样行动起来的呢?早上,孩子们会把芙蓉花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下午放学前再移至室内,以防下雨或湿气的影响。太阳出来的时候,小朋友们还会对芙蓉花进行翻晒,保证充足均匀的阳光照射。这样的工序既琐碎又复杂,但他们却能够坚持下来,幼儿的责任感及主人公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生成。

作为金秋时节最具观赏性的植物之一,苏东坡曾赋其千古名句---“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芙蓉花霜天独艳,不怨萧瑟不怨秋,一诗道尽金秋时节芙蓉花开的风骨。幼儿园的一棵小小芙蓉树,引发了孩子与树的互动,孩子们在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萌发对幼儿园环境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老师充当了支持者、引导者、陪伴者的角色,和幼儿一起观察、等待、发现、学习,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感受探究大自然的快乐。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有关芙蓉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心观察、耐心等待、大胆猜测、积极讨论、科学记录,最终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幼与芙蓉花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妙又愉快的时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yfyl/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