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胡麻》记载: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

都说“胡麻须夫妇同种则茂盛。”所以我觉得此句“妻盼夫归”的意境非常感人,我以前甚至把它篡改成“胡麻好种无人种,当是归时又不归。”这样便又融入了另一味相思之药“当归”。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总觉得这句话非常经典地描述了一种和谐的夫妻关系,妻子在家替丈夫守护着,丈夫在外替妻子拼搏着,有时候夫妻关系也是阴阳关系,不一定要百分百平等,和谐就够了。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篇》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篇》记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感觉这不只是说病机,而是在说做人,在说“身正不怕影子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此话有种“军民鱼水情”的味道,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气和血相互滋生、相互承载的作用。

《医学集成?卷四》记载: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

大黄是一味疗效可靠的泻药,也不只是一味泻药,其功效颇多;人参是一味疗效可靠的补药,但用之不当,其亦可杀人。此句虽描述的是药性,其实也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或许就是对别人的一种陈见,对别人的盲目崇拜或漠视。

《古今医统大全?幼幼汇集》记载: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这句话看起来像是说“要想小孩子健健康康,要注意使他适当的饥饿,不必穿太厚”。因为小儿脾虚,吃多了不消化,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其实,这也反映了养育小儿的另一方面:不要过于溺爱小儿,不要总担心他没吃最好的、没穿最好的。应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精诚》记载: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

不要觉得这句话是封建迷信,其实这是对人心的宽慰。人为什么要行善?我觉得就是可以得到心灵的安慰。医生的医德从何而来?不也是从心灵深处的良知而来吗?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

此话出自范仲淹拜神时的祷告:“不能得相位,愿为良医。”这句话激励了一代代的医家,激励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去追求一种境界: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yfyl/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