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寒露,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

它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

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此时的露珠已寒光四射。

寒露时节,全国各地冷暖不一,

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

东北进入深秋,

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三候

————

寒露/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

此时是最后一批,

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雁南归,万物收藏,

寒秋来,遥望家乡。

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

古时,人们见海边多了蛤蜊,

其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

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所以有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三候菊有黄华

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

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

而独菊言者,

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诗词

————

《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唐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秋分?谚语

————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有雨,以后多雨。

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

寒露少雨水,春季多大水。

寒露阴雨秋霜晚。

寒露雨风,清明晴风。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时到寒露天,捕咸鱼,采藕芡。

今日寒露,秋深露重,勿忘添衣!

1

END

1

西安高新第二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西安高新第二中学新闻中心出品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yfyl/1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