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气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记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也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就是说,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

节气链接

白日幽晦

天寒夜长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南飞,此时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这几日,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

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习俗

夜寒秋思

落叶流风

1、观红叶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寒露时节赏红叶早已成为传统习俗的一项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漫山遍野的枫叶,登高远眺,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2、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这个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可赏花,流行吃螃蟹、钓鱼。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3、赏菊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诗说寒露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

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

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

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

寒露满枝枝不胜。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

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

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

谈笑明月相与闲。

温馨提示

寒露到,德州跃华学校职业中专部温馨提示各位朋友

1.寒露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此时最容易引发感冒。要适时添加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寒露时节,气候渐冷,日照时间相对减少,并且秋季特有的肃杀之气容易使人们伤感,即秋愁。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可结伴外出游玩,登高远眺,适当调节心情很重要。

3.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调节生活节奏,防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

4.寒露时节,秋雾渐起。秋雾主要发生在夜间或早晨,起雾时,习惯晨练夜跑的朋友最好在室内锻炼,外出注意交通安全,最好戴口罩。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pw/1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