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方式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及氨基酸组
辣木原产于印度及非洲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多用途速生树种。辣木蛋白是目前已发现最好的植物蛋白、VA、叶酸、泛酸、钙、铁、硒等多种营养素来源之一,故可称之为营养大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辣木具有调节血压、降胆固醇、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消炎与抗癌等多种活性。 来自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郭刚军、徐荣和文山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的胡小静等人采用阴干、晒干、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多种方式对云南西双版纳产辣木鲜叶进行干燥,系统研究干燥方式对其营养、功能成分与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以期确定出最佳的干燥方式与条件,为辣木叶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保障辣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干燥时间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式对辣木叶的干燥时间、色泽与感官品质有较大差异。阴干辣木叶亮度最低,变黄也最为严重,感官品质最差,这可能是西双版纳空气湿度大,且耗时时间较长导致辣木叶霉变的缘故。晒干辣木叶色泽品质也相对较差,无香味,且在干燥过程中受天气影响较大。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的辣木叶亮度、黄度与总色差无显著性差异,色泽品质差异相对较小。但60℃热风干燥辣木叶有淡淡香味,干燥中不结团,且相对40℃热风干燥耗时较短。微波干燥虽然香味较浓,但干燥过程中出水较多,结团,且微波干燥设备造价较高。远红外干燥虽然也有淡淡香味,但远红外干燥设备成本相对较高。热风干燥是较为传统的干燥方法,其操作简便,机器设备成本也相对较低,并且能很好地保持产品的感官品质。因此,从不同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干燥时间、色泽与感官品质的影响来看,60℃热风干燥较为适合辣木鲜叶的干燥。 2.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常规营养与功能成分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式辣木叶中粗脂肪质量分数为4.62%~5.84%,黄酮质量分数3.10%~3.32%,多糖质量分数2.07%~2.69%,各样品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比较稳定。蛋白质量分数为28.51%~30.76%,其中40℃热风干燥与60℃热风干燥对辣木叶蛋白质影响较小,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30.35%与30.76%,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阴干、晒干、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4种方式干燥的辣木叶蛋白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酚质量分数为10.60%~13.82%,其中60℃热风干燥对辣木叶总酚影响较小,质量分数较高,为13.82%,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次是远红外干燥,质量分数为13.02%,阴干辣木叶总酚质量分数最低为10.60%。 3.干燥方式对辣木叶维生素的影响 60℃热风干燥辣木叶中VE与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0mg/g与60.36mg/g,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干样品含量最低,分别为40.00mg/g与21.03mg/g。60℃热风干燥辣木叶VB2含量最高,为1.90mg/g,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干燥样品VB2含量最低,为0.95mg/g,受热破坏程度最大。60℃热风干燥辣木叶VB6含量最高,为8.18mg/g,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阴干、晒干与远红外干燥3种方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含量较低。60℃热风干燥辣木叶泛酸含量与微波干燥、远红外线干燥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其他干燥方式,阴干样品含量最低,为47.10mg/g。远红外干燥辣木叶VC含量最高,为66.40mg/g,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0℃热风干燥样品含量最低,为29.00mg/g。40℃热风干燥辣木叶烟酸含量最高,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为4.43mg/g,60℃热风干燥样品含量最低,为1.92mg/g。 4.干燥方式对辣木叶氨基酸质量分数与组成的影响 4.1不同干燥方式辣木叶中氨基酸质量分数与组成分析 干燥方式对辣木叶中的氨基酸有显著的影响,其中60℃热风干燥辣木叶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为30.56%,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阴干样品的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低,为26.83%。60℃与40℃热风干燥辣木叶人体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12.35%与12.20%,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干燥样品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最低,为11.60%。在各种氨基酸中,60℃热风干燥的谷氨酸与天冬氨酸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5.19%与3.56%,与其他干燥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次是微波干燥,分别为4.46%与3.39%,阴干样品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3.60%与2.79%。 在各种必需氨基酸中,40℃热风干燥、晒干、远红外干燥与60℃热风干燥样品的亮氨酸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干燥样品的质量分数最低,为2.37%。远红外干燥、40℃热风干燥、晒干与阴干样品的赖氨酸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波干燥样品的质量分数最低,为1.83%。 4.2不同干燥方式辣木叶中必需氨基酸组成评价 不同干燥方式辣木叶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质量分数最高,为10.31%~10.85%,是WHO/FAO建议值的1.72~1.81倍,其中阴干辣木叶质量分数最高为10.85%,晒干较高,为10.65%,60℃热风干燥最低,为10.31%;其次是亮氨酸,质量分数为8.08%~9.13%,是WHO/FAO建议值的1.15~1.30倍,其中阴干辣木叶质量分数最高为9.13%,晒干样品的较高,为9.10%,60℃热风干燥最低,为8.08%;再次是赖氨酸,质量分数为6.02%~7.18%,是WHO/FAO建议值的1.09~1.31倍,其中远红外干燥辣木叶质量分数最高,为7.18%,晒干样品质量分数较高,为7.04%,60℃热风干燥最低,为6.02%。阴干辣木叶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为44.26%,60℃热风干燥最低,为41.06%,分别为WHO/FAO建议值的1.26倍与1.17倍。 4.3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不同干燥方式辣木叶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不同干燥辣木叶氨基酸的SRC为63.88~67.58,其中晒干辣木叶氨基酸的SRC最高,为67.58,60℃热风干燥比值系数分最低为63.88。总体来说不同干燥方式辣木叶营养价值较高,在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 结论 不同干燥方式中,干燥后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多酚、VE、β-胡萝卜素、VB2、VC、VB6、烟酸与泛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粗脂肪、黄酮与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与氨基酸影响最小的干燥方式是60℃热风干燥,在此条件下干燥的辣木叶色泽指标L、a、b值分别为:90.26、5.55、6.35,蛋白质量分数30.76%、黄酮质量分数3.17%、总酚质量分数13.82%,总氨基酸质量分数30.56%,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12.35%,VE、β-胡萝卜素、VB2、VB6、泛酸含量分别为.00、60.36、1.90、8.18、89.10mg/g,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是WHO/FAO的标准的1.17倍,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为63.88。依据WHO/FA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总体来说,60℃热风干燥方式较适合于辣木鲜叶的干燥。研究结果为辣木叶产业化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干燥方式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来源于《食品科学》年39卷11期39-45页,作者:郭刚军、胡小静、徐荣、马尚玄、龙继明、李海泉。DOI:10./spkx2--17。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修改/编辑:李莹;责任编辑:张睿梅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ls/7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少年二三事一度过灾年
- 下一篇文章: 干货收藏最全中药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