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湘绣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它曾走进赫赫帝王之家,成为尊贵的象征;也曾飞上悠悠太空之中,成为永恒的经典。而享有“国之极品”尊号誉为天下一绝的“湘绣之母”——桃源刺绣,移植了中国古代绘画、诗词、书法、金石等诸多艺术的菁华,在各类底料上以精湛的针法、多彩的丝线、丰富的蕴涵,形神俱佳的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的风采,织绣出生活的温情,留下了文化的芬芳,被誉为湘绣中的一枝神妙的奇葩。

鹊戏花枝间

桃源地处湘西北,古称“湘黔孔道”,境内林壑俊秀,土壤肥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四十八条溪河纵横南北,百里沅水穿境而过。世世代代生息在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勤劳妇女便养成了在农闲时节纺纱、织布、刺绣而展露芳华的民间习俗,武陵溪畔,碧桃树下,晒谷场上,吊脚楼里,含苞欲吐的童姑,青春妙龄的靓妹,风韵迷人的娇娘,丁香结籽的美妇,徐娘半老的婆母,剪的剪纸,挑的挑纱,织的织带,绣的绣花,一串串笑声随鸟飞来,一支支山歌伴云飘来,一句句心语缠溪流来……一首“经年劳累在夫家,昼出耕耘夜纺纱,新岁娘家坐半月,飞针走线巧盘花”的民谣,便是农家田园耕织生活的真实反映和传神写照。

春色满园(清)

在世外桃源,村村寨寨都有好多副祖辈相传用的玲珑花架。这些方形或圆形的花架都是用桃木或方竹制成的,有的还雕龙刻凤,制作精良。多年以来,桃源民间刺绣艺人不管岁月更替不惧风云变幻,始终不渝地对古藏真迹进行收集、整理、挖掘、继承。绣花可闻芳香,绣鸟可看飞翔,绣虎可听啸傲,绣人可观神韵……

闹春

桃源绣绣品以大红为主色,图案以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吉祥物为主题,亦有以深浅灰与黑白色等水墨画般的素雅为主调,随着绣女纤纤玉指,在经纬间穿梭,于纵横里演绎锦绣的传奇,勾出沅湘山水之神韵,牵出千古人文之灵气,绘出百花齐放的万种风情,绣出流金溢彩的风雨春秋……使东方世界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瑰宝重放光华。

松鹤延年(清)

桃源人伐木、狩猎、养殖、种植并举的多元生存方式,决定了他们的长期坚持、沿袭、发展与完善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他们在艺术题材、技术手法、审美情趣、风格特征等方面效法于本土自然、忠实于一方人文水土的特性。桃源刺绣内容多为瑞兽、祥鸟、柔丽鲜花和戏剧人物。

春江水暖鸭先知

桃源刺绣中有“龙生九子”的第九子——貔貅,似狮、似虎、似猫、似兔、似麒麟,因威猛而意在其驱邪辅正,因活泼而意在其幽默诙谐,因传说中只进不出而意在其吞邪纳福、吉祥美满。

貔貅

桃源刺绣中的鸟多为凤凰、山鸡、喜鹊,它们有从容大度之形,娇丽华美之态,桃源人借此表达男欢女爱、物富人勤、连连见喜之意。

喜鹊闹梅(清)

植物花草取象最常见者似为花冠硕大而生趣盎然的木芙蓉,其叶圆阔,常伴有舒展优雅的叶脉尾梢,其细长之状,有如拽地兰草之叶,恰似迎风彩凤之尾,其由正而侧、由俯而仰的圆转温丽之态甚是妙趣横生。

篱下花丛

桃源刺绣中的人物、动物与植物造型丰满、强健、挺拔,常常采用推近观视距离的方法,让物象“逼近”观者。物象的造型讲究收放对比,体壮的物象往往尾肢细长或短小,猛兽多与蔓草柔花互为映衬。这种充满超现实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范的艺术手法使桃源刺绣的艺术品格远远地高出于其他文化地域、其他文化群体一味再现生活、照搬自然的艺术形式和门类。

喜上眉梢(清)

桃源刺绣的构图饱满,物象呈现以少胜多,常常于边框一方或多方“出血”,有裁肢截尾之状,宁可不求其完整,也要求其泼辣、强烈;而物象呈现完全者,也往往主体硕大,充满画面,以少留空白的方式凸显物象的张力。像桃源刺绣这种大胆舍弃“整”和“全”的构图,在一贯追求“周全”“圆满”的东方传统艺术中,相当少见。

郭子仪拜寿(清)

桃源刺绣在颜色的选取上,几乎同出一辙的鲜明、纯正、明快、饱和,置身于任何巨大的艺术时空领域都满溢着大俗大雅的艺术格调。在桃源刺绣充满想象力与历史共识的色彩谱系中,走兽可以是铁锈红的,也可以是宝石蓝的;鲜花可以是象牙白的,也可以是松烟黑的。石绿色的长叶子可以绣上玫瑰红的叶脉,胭脂红的大斑鸠可以配上橄榄绿的小脚爪……通过平绣插针、错针的针法,色与色之间还能出现类似于“素描”的明暗与冷暖间的渐变。当主色调偏暖时,同一幅画面中偏冷的用色常常很是节制;当主色调偏冷时,同一画面中与之对立的色块往往用之甚俭,且色彩间呼应唱合的节奏显得非常合理、韵致十分周全,以致于让人对桃源刺绣在色彩运用方面所呈现的卓越的“涵养”而惊叹!

大吉祥(清)

其实,桃源刺绣的个性语言和风格特点,在桃源地域的视觉艺术范畴里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它与同样紧紧维系婚嫁民俗的桃源挑花、桃源木雕等其他重量级非遗门类有着共同或相似的发展脉络、取舍习俗、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桃源刺绣那种单一沉静与五彩斑澜、平纹斜纹与缎纹交替,既有理智约束,又有个性张扬,形成了织染绣技艺清晰的审美发展脉络,也连缀起无数与中国历史等有关的片段,是桃源人在自然物产、人文艺术等多种因素互相影响的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人文香火”。

年年有鱼

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源刺绣也与其他非遗一样显现出在当下的生存窘境。今天,很多桃源刺绣的珍品和技艺,只能到博物馆的展厅中去品味,甚至只能在古籍里去寻觅。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不用等太久,桃源刺绣原有的个性特征和艺术品位就会消亡。真是那一天,人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咏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光明日报文化记忆工作室

------------------------------

过去与现在

古老与时尚

从未停止对话

统筹:周华

责编:周华李韵

制作:孙嘉靖杨雪丹

来源:解黎晴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ls/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