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之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让我们一起追随古人,去欣赏寒露诗词吧~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qiān)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寒风起,花已落,高大纤细的木芙蓉还兀自鲜妍着。它因开在霜降前后而被人叫做“拒霜花”。木芙蓉在秋风中绽放,花朵硕大,艳如荷花,它不随春风来去、花谢又花开,在瑟瑟冷风中相映益妍,希望大家可以勤去观赏,莫要让它随风飘零。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时节,秋意渐浓,天气由凉转寒。此时,菊花普遍开放,鸿雁大举南迁,鸟雀进入大海化为蛤蜊(因为蛤蜊与鸟雀的外在条纹及颜色相似,古人便认为是鸟雀掉入海中变成了蛤蜊),一切喧嚣归于宁静,繁华不再。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凉风阵阵吹过,凄冷的寒露凝结,兰花凋零,荷叶虽然残破但却依旧青葱,一只鹤独自栖息在沙滩上,两只水萤在水面上飞舞。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秋日池上景象,秋天肃杀的景象给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感伤抒怀的空间,诗人酒后初醒看到此情此景,勾起了无限诗情。

《芙蓉亭》

唐柳宗元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rù)彩寒露浓。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新亭俯倚着红色的栏杆,一旁的芙蓉花也已盛开。早晨的清风将花香吹散,寒冷的露水打湿了绚丽多彩的花朵。诗人流连于芙蓉亭绝美的景色,久久不忍离开。只有像芙蓉花这般不问世事地充分舒展,才能开出最让人惊艳的样子来。

《送十五舅》

唐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天高气清的秋日送别亲人。当晶莹的露水落到地面,草根间传来昆虫悲凉的鸣叫声,诗人将离别的愁绪寓于凄凉的秋景之中,借景抒情,自然而又情真。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寒露来临,夜忽地就冷了,庭前落花一地凋零,此时的诗人正身处科举考试的考场,身上衣服单薄难以御寒。天还未亮,人群的声音便吵吵嚷嚷,已成朝市。诗人在梦中遇到了思念的友人冲卿,“玉色开心颜”,“谈笑相与闲”,二人相见甚欢,寥寥几句就将他们的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风雅弦歌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ls/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