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攀岩附枝登高处,标本兼顾疗骨伤
骨碎补长在树上(摄于湖南道县一中)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hú)蕨的干燥根茎。始载于《药性论》,因其善于治疗骨折,故名“骨碎补”,又称“猴姜”“申姜”。冬、春季采挖,去杂质,洗净、切厚片、干燥,燎去茸毛入药;用砂烫至鼓起,称“烫骨碎补”。 NO.1前人经验 1 唐·甄权·《药性论》:“(骨碎补)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骨碎补)性味苦温,坚肾活血,为折伤损骨专药。酒炒或蜜炒用。” 骨碎补长在石头上(照片由陈同学提供) NO.2功效主治 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 1 疗伤止痛:本品为伤科要药,可续筋骨,疗伤痛,内服外用均可,适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等症。 2 补肾强骨:本品温补肾阳,强筋壮骨,适于肾虚失养之腰痛耳鸣,筋骨痿软,牙痛牙松等症。 3 外用消风祛斑:本品外用可治斑秃、白癜风等病。 骨碎补长在石头上(摄于湖南浏阳) 用法:3~9g煎服,外用适量。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骨碎补主要含黄酮、三萜、酚酸及其苷类成分,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抗骨质疏松、抗炎等作用。 骨碎补药材(摄于贵州凯里)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钱茜.骨碎补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35(03):-.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ls/2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通和商城保健品与亚健康调理
- 下一篇文章: 健康生姜就是ldquo还魂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