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蜈蚣(学生采药摄于湖南望城)

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生于大吴川谷及江南,故名“吴公”,即“蜈蚣”,又称“天龙”。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蜈蚣)味辛,温。主鬼疰(zhù)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生川谷。”

2

清·张璐·《本经逢原》记载:“(蜈蚣)盖行而疾者,惟风与蛇。蜈蚣能制蛇,故亦能截风。厥阴经药也。岭南有蛇瘴,项大肿痛连喉,用赤足蜈蚣二节研细,水下即愈。又破伤风欲死,研末擦牙边去涎(xián)沫立瘥(chài)。”

蜈蚣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NO.2功效主治

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主要功效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1

息风镇痉:本品辛温走窜,搜风定搐之力强,为息风止痉之要药,适宜于肝风内动之痉挛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等病症。

2

通络止痛:本品辛温走窜,有良好的通络止痛之功,适于中风之口眼?斜、半身不遂,也适于风邪痹阻经络之痹证、偏正头痛。

3

攻毒散结:本品辛温走窜,可功毒散结,是外科常用之药,适宜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蛇虫咬伤。

用法:3~5g,煎服;或0.6~1g,研末吞服。孕妇禁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蜈蚣主要含蛋白质、肽类、糖类和脂肪酸等成分,有镇痛、抗肿瘤等作用。

蜈蚣饮片(摄于湖南浏阳)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朱步先,朱胜华,蒋熙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0.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方秀桐,莫可元.蜈蚣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18):32-34.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







































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xgls/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