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薛涛纵使人间不值得,但你从来都不是附
薛涛 纵然再有几分姿色和万般才情,终究不过都是官场上男人们短暂留恋的玩物,唯有自己才是最好的倚靠。 来源 国学一刻 ID guoxueyike 作者 俗人姚开心 昨晚闲来无事重温了《傲慢与偏见》,其中有句话在梦里都还在回放。 “大凡女人家一经失去贞操,便无可挽救,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美貌固然难于永保,名誉亦何尝保全。” 醒来后不由想到像中国这样一个素来传统的国家,古时候门第观念更重,女人家一旦被打上“妓”的标签,便成为三教九流的下九流最底端,正史上也不会有她们的姓名,实在有些酸楚。 不过,其中不乏或才貌双全或守身如玉或多情侠义的名妓,薛涛便是其一。 迫不得已入风尘,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说的就是薛涛一般的女子。 哪怕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她的才情在《全唐诗》收录的八九十首诗里仍旧光芒万丈。而成都望江楼上也还留着那副将她与杜甫并列的楹联。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回顾她六十多年的岁月,喜忧参半。但她却用一生都在讲述,纵然一生坎坷,纵有万般才情,也不要去做别人的附属。 1广交名士善赋诗, 才情惊艳大半个中唐 薛涛的才华在她年幼时期就涌现了。 相传一日,她的父亲薛勋对着梧桐吟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随口续出诗下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不禁拍案叫绝。 但当然,那时候的薛父可能几分欢喜几分愁,毕竟此句还是有一语成谶之嫌,正好印证她后来沦落风尘的悲剧。 16岁时,薛涛迫不得已入了乐籍,但酒宴上一首“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俘获了唐朝名将韦皋的心,他万万没想到一个烟花女子的诗竟能饱含着大气的爱国情怀。 这之后,通晓音律、善作诗词的薛涛不仅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还因常去侍宴显现出的才情而声名大噪。 但有时候名气来的太快不见得是桩好事,年仅20岁的薛涛也因此有些恃宠而骄,做了些不妥当的事,韦皋盛怒之下将她发配去松州。 不过她的才情再一次拯救了她,她将自己的悔悟和苦楚比作“犬离主、马离厩、燕离巢、鱼离池、竹离亭、笔离手、鹦鹉离笼、珠离掌、鹰离鞲、镜离台”统统写在了一组诗里送给韦皋,就这样,令人动容的《十离诗》让韦皋收回命令,薛涛又回到了成都。 唐朝时期思潮比较开放,薛涛乐于广交名士。 在来来往往中,薛涛留下了不少送别应酬的佳作,如《和郭员外题万里桥》、《赠苏十三中丞》、《寄张元夫》等。 她的才情惊艳了大半个中唐,为其趋之若鹜的人数不胜数,包括数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甚至还有白居易、元稹、杜牧这样的大诗人。 细读她的诗文,不难发现薛涛结识的都是志趣相投的名士,也始终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和他们结交唱和。 令人诧异的是,她的诗词里大多咏叹自然,风尘女子的那种脂粉气没有沾染分毫。 2一生坎坷,爱也不得 薛涛虽然大半生都留在成都,但她其实是长安人。 父亲薛郧在长安曾也有一官半职,薛涛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集众多宠爱于一身,从小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也算是大家闺秀。 不幸的是薛父得罪权贵后被贬四川,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薛涛的命运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那端。 14岁那年,薛父出使因病去世,之后母女生活窘困,没过两年迫于无奈,薛涛便入了乐籍。从此巧笑嫣然、博君一笑变成了她的使命。 一“籍”定终身,哪怕五六年后她脱了籍,也无法让她摆脱世人已有的眼光,提到她仍然会带上“妓”的标签。 甚至在41岁那年遇到此生挚爱元稹,也因为两个人身份悬殊,再者对元稹的仕途并无帮助缘尽于此。 时间回到年,元稹出使蜀地,和薛涛相约在梓州。 一见面,薛涛的目光就在元稹身上无法移开。一见钟情的她宛如陷入初恋的小女生模样,将所有心事写在了《池上双鸟》里。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两人相处的三个月虽然短暂却是薛涛最幸福的日子,对酒当歌,你情我浓。 元稹离开后,二人还书信来往。元稹一首《寄赠薛涛》让她更加坚定了要等元稹来迎娶自己的心,只因为他说“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薛涛红色小笺上的诗词也遥寄着自己的相思,盼来盼去望穿秋水,最后还是不见君,所以后来那句“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也完全见得她用情至深。 可惜的是,元稹是薛涛的心上人,薛涛却只是他的过路客,她的思念和等待终于在元稹的薄情里消失殆尽。 虽然多年后元稹一时兴起又给薛涛写了一首诗,但薛涛一句“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也足以见得她已斩断情丝,心如止水。 庆幸薛涛最后选择了放弃,不再等待不再留恋不再纷扰,只沉浸在读书写字里,因为她早就深知门第悬殊,而自己也断不会做男人召之即来的附庸之物。 3人间本离苦,不如自渡 封建社会里门第观念就是沉重的枷锁,地位低下的女子往往大多都被牢牢铐住,皆是苦果。 不过试想,凭薛涛的面容和才情,其实嫁给权贵人家做妾,过上所谓的好日子也不是不可能,但她却独独选择了孤鸾一世,从一而终不愿低头。 宁可自尊自由地孤独终老,也不愿委身低头成为附属。 在与韦皋,元稹的周旋中,她终于清醒地意识到: 纵然再有几分姿色和万般才情,终究不过都是官场上男人们短暂留恋的玩物,唯有自己才是最好的倚靠。 所以一生酷爱红色的薛涛,执意脱了乐籍,靠着自己尽力去做喜欢的事,如了自己常日穿着红色衣裙,独居在浣花溪畔,不再做男人附庸的愿。 恰好居住的浣花溪旁造纸坊颇多,薛涛让造纸匠用芙蓉花汁液和木芙蓉的皮制作了专门的诗笺。加之薛涛对行书书法略有造诣,一时间红色小笺配上她用行书写的薛涛诗广为盛行。 回首这前尘,尽是坎坷。家道中落,沦落风尘,痛失双亲,爱而不得……似乎人生的苦涩都尝了遍。 于是后来的薛涛终于脱下红裙,从纷繁热闹的浣花溪搬离,移居碧鸡坊,建了一座吟诗楼。剩下的岁月,就只着素袍,和诗词相伴,为自己而活。 毕竟,风花雪月是旧事,滚滚红尘都是梦…… *作者:俗人姚开心,文字圈新人,财迷界老手。心中亦有愿,甘做文字死忠粉,觅得世间有趣事,一生开心。 值得读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更多走心文章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6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三代诗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