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神还有男版的看到菊花神实至名
百花传说中,农历十二个月各有一种花为其“代言”,并且每朵花都拥有各自的花神,以及动人的故事。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十二花神渐渐融入了新的元素。 由于许多历史人物因文学作品或生活轶事而与百花结下渊缘,人们为了纪念这些人物,便将他们也“编排”到十二花神之中,甚至特地整出了一打“男版”。 一月:兰花神——屈原 屈原“结幽兰以延伫”,他赞赏兰花的高洁,因此在家中“滋兰九畹,树蕙百亩”,还经常“纫秋兰以为佩”,把兰花佩戴在身,将一腔纯净的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人们认为,屈原足以配上兰花“花中君子”和“国香”的头衔,因此将其冠为首月的花神。 二月:梅花神——林逋 林逋(bū),也就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林和靖,去过西湖景点放鹤亭的朋友可能对他印象比较深。他终生不仕不娶,隐居于杭州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一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人们誉为“千古咏梅绝唱”,于是林逋被冠以梅花的花神。 三月:桃花神——皮日休 写桃花的文人很多,其中要数皮日休的《桃花赋》最有深度。他在文中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华中之华”,如此美丽却染上了悲情的色彩。他将桃花与息幼、西子、骊姬、神女、韩娥、飞燕、文姬、丽华、褒拟、戚姬等薄命美人作比拟,实则是在为那个时代里(晚唐)众多才华横溢却得不到重用的“寒士”们发声。 “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以桃花论国运,皮日休挥笔入木三分,给“桃花神”这个称号添上了肃穆的色彩。 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 欧阳修曾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著有《洛阳牡丹记》,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记录牡丹的书籍,里面详细记载了24个牡丹品种,列举其形态,指出其地域,解释其花名,并记录了当时人们赏花养花的方法和栽培技术,被后人称为“牡丹谱”。 于是欧阳修成了牡丹花神。 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 芍药花被誉为“花中宰相”,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苏轼曾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 传说东坡任扬州太守时,见官家所办的万花会影响百姓生活,还损害到芍药,于是下令废除。老百姓为此对其赞不绝口,并加以拥护,久而久之就将苏东坡冠为芍药花神了。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江淹,也就是“江郎才尽”的江郎。然而在“才尽”前,他的辞赋可是那个时代的标杆,一篇《别赋》味深而永,传诵千古。 他在《石榴颂》中写道:“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如此清丽的石榴,也只有江淹能写出来了。 七月:莲花神——周敦颐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著名的赞莲佳句就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而他本人也一生以“诚”为本,廉洁清正,不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 周敦颐活成了自己理想中“莲”的样子,这“莲花神”的称号当之无愧。 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立超刚正,敢怒敢言,视仕宦富贵如敝履,他的文学作品对当时甚至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曾咏紫薇“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一下就让百姓记住了。 九月:桂花神——洪适(kuò) 洪适,宋代金石三大家之一,精通碑刻,在学术上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对桂花的描述是:“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他的诗文因深入民间生活而被广泛接受。 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 芙蓉花“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洪适早年入仕,为政清廉,体贴百姓,深受尊敬,晚年回乡后在家中种遍芙蓉,并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的书籍,因此被选为芙蓉花神。 十一月:菊花神——陶渊明 人人皆知,陶渊明爱菊。他在《辞去归来兮》里称赞菊“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而《饮酒》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通过展现其隐居后植菊为伴生活,表达了陶渊明远离官场,淡泊名利,甘于平淡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这“菊花神”的名头可是实至名归! 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孙 高似孙是个普通的进士,也当过官,但是作风不讨喜,后来就退隐写书去了。他写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且毫不含蓄地表达自己对水仙花的喜爱,因此后人将他列为水仙花神。 十二月花神版本众多,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就会有新的解释,咱们看看就罢,不必深究其排名和缘由。 (图源自互联网,如侵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13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二花神犹霞散绮,三醉芙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