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芙蓉树
一座历经两千年沧桑的青瓦高台, 一幅带有泥土气息的民俗风情画, 一群留守孩子的辛酸与野趣, 一段感人至深的爱国传奇, 《青瓦高台》—— 一部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的少年小说, 带给你心灵上的震撼! —接上文— 清水镇以前没有芙蓉树,附近村子也没芙蓉树,谁也不知道它的花怎么好看,只注意到树叶跟槐树榆树杨树不一样,白天伸展,夜里竟然合拢,好像跟人一样,白天醒着劳作,夜里闭眼休息。如果人用手抚摸舒展的叶子,叶子会悄悄闭合,好像女孩子害羞了,捂上了眼睛。有老人说,这种树,好像有魂灵的树呢。几年后,五月里,三棵树齐齐开了花,满树羽绒样粉红的花,远远看去,像一把粉色的大伞,又像一朵绯红的轻云,让人心生向往。清水河边渡口不少,可一些人情愿舍近求远,也到清水镇前的渡口坐船,有人甚至因此成了清水镇人。譬如有一年初夏,一个走街串巷卖豆腐的麻子,就是因为看到了渡口这朵绯红的云,来到了清水镇。在镇上卖了几天豆腐,他再也不想过走街串巷的日子,干脆回到三十里外自己的村子,将房子家当变卖,来清水镇买了一间房住下。他的豆腐手艺真是好,等到了他儿子做掌柜的时候,已经将原来的铺面,扩展成五间房的地方。他的儿子就是如今的豆腐王。也奇怪,豆腐王也是一脸麻子,于是有人开玩笑的时候,也叫他麻子王。镇上好些人后来说,尹老先生最后一次回来,好像就为了种这三棵树。因为这年春节,他再没回清水镇。谁也没想到,当年冬天,一个自称尹老先生小儿媳妇的女人,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来了。说尹老先生一家遭了难,只留下这个孙子,来镇上认祖归宗,希望在青瓦台五间房住下。五间房子本来就是给尹老先生的呀,他们当然就留了下来。尹家儿媳妇是个规矩人,从住在青瓦台,一直到死,没离开镇子半步。春夏秋三季,你路过青瓦台,总能看到她在门前的芙蓉树下绣花。她就是靠绣花将孩子抚养成人,后来又给孩子成了家。后来,尹家儿媳妇作古,再后来尹老先生的孙子也去世了,如今台上住着的,是尹老先生的孙媳妇尹奶奶、重孙子尹老师以及尹老师的妻子尹娘娘和女儿水萍。尹奶奶也跟她婆婆一样,喜欢在芙蓉树下绣花。她的活计跟婆婆的一样好,不等这件绣活完成,另一家绣活已经送来了,日子倒也过得去。尹老师从小就喜欢拉琴。尹家的胡琴,是尹老师奶奶留下来的,尹老师很小就跟着奶奶拉胡琴,奶奶去世以后,他也从没有一天荒废过。尹老师十八岁那年上高三,有一个周末回来,坐在门前的芙蓉树下拉琴,一个采风路过清水镇的省城教授听了,说:“年轻人,跟我走吧,半年后,你一定能考上全国最好的戏曲学院。”尹奶奶不让,尹老师竟然啥都没带就跟着老师走了。半年后尹老师果然带回张录取通知书,学费却没有着落。尹老师便去未来的岳父家,走前交了彩礼要结婚的。尹奶奶哭着闹着不让尹老师去上学,就嘱咐亲家不给钱。尹老师对象也不想给——以前镇上有个小伙子考上中专分配后,就跟对象分手了,尹老师对象说也怕这下场,让人笑话,无论尹老师怎么发誓,就是不松口给钱交学费,通知书便成了张废纸。尹老师第二年考上师范,后来成了青瓦台的一名小学老师。—未完待续— ★本文内容节选自《青瓦高台》 郭凯冰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11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易middot悦读来了中国赏秋
- 下一篇文章: 上了年纪为啥容易摔原来是这个病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