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ldquo芙蓉杯rdquo
诗中荷花俏 文/沈顺英 老家门前有一荷塘,荷花在炎炎夏日唯美绽放。再现“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的美妙意境。 水波潋滟,荷叶铺天盖地,荷花闪烁着钻石般的晶莹光芒。荷花是一位绝美的女子,袖纱清挽,裙衫翩跹,云髻高耸,清秀可人,灵动而沉静,温婉而蓬勃。幽香袭人,撩拨起心底的柔情。 荷花,又名莲花,菡萏、芙蓉、君子花,历来为人们所赞赏。荷花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站立的姿态,在池塘里盛开,在文人墨客的心里盛开。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美景,不仅醉了诗人,更醉了在诗中赏荷的我们,成为千古绝唱。 陆龟蒙在《白莲》里写到“素葩多为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清雅淡丽的荷花,有着不事张扬的神韵与境界,有着不予外物攀比、自满自足的从容舒徐,更有着不可亵玩的清高孤傲。 宋代杜衍《雨中荷花》云:“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以花拟人,情意真切。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这是李商隐的《赠荷花》。在一方池塘里,清雅之荷,芬芳高洁,容浊又容清,始终洒脱、恬淡。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采莲姑娘,俨然一幅生动优美的荷花与美女相互辉映的采莲图画。 诗仙李白在《折荷有赠》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莲在诗人的眼里恍若一位婷婷袅袅的绝世佳人,相思的凄美,爱情的纯真,让人心驰神往。 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空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寥寥几句,抒写了荷花的姿色神韵,蕴含着一种千百年来人们所要追求的人生境界。 清水芙蓉也抵不过凋零的命运。李商隐的《夜冷》凉意阵阵,“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莲花香消叶残,这种对美的消逝的哀悼,对生命易逝的叹息却无意识地流露了唐代诗人对生命本体的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吟着周邦彦《苏幕遮》,遇见这一池清韵,溽暑全消,心静如雪。 徜徉古典诗词,荷花的脉脉清香渗透五脏六腑,清爽洁净,温馨宜人,拂去尘埃,让心灵变得从容淡泊。愿做一株清荷,在喧嚣尘世开出最灿烂绚丽的人生。 作者简介: 沈顺英,江苏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思维与智慧》《山东青年》《分忧》《辽宁青年》《百姓生活》《新青年》等报刊。 第六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11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中草药荷花的传说和功效
- 下一篇文章: 筆洗浣洗詩塵驚蝶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