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入芙蓉,天然出清雅
著名书画家龚纶《寿山石谱》:“芙蓉石温润凝腻,山坑之石无其比,名曰芙蓉,岂以类初晓之木芙蓉花耶。”自乾隆年间将军洞芙蓉石问世以来,芙蓉石之美便声名远播。皇帝爱芙蓉石,将其封后,与帝王之石田黄一起,用作下达诏谕的凭信。文人墨客爱芙蓉石,不免将之诉于笔端,以丰富的辞藻为之称赞。著名金石书画家潘主兰赋诗道:“玉腕冰肌比石头,踌躇总觉不相侔。藕尖白有芙蓉冻,丽质当推第一流。”民国文人张俊勋在《寿山石考》中评价芙蓉石“如西子不施脂粉,而意态淑真尤动人”。 陈达?芙蓉石?《如雪》文镇 福建东南秋拍 芙蓉石是寿山石中最为高产的石种之一,足以撑起寿山石交易的半壁江山。近年来由于寿山石的大量开采,被誉为寿山三宝之一的芙蓉石也难以幸免,开采量在数年间急剧下降,而流通在市面上的芙蓉石参差不齐,好坏之别,价格差之千里。在这暗流涌动之际,顶级芙蓉石的价值始终持高不下,为众多寿山石资深藏家们所青睐。寻其缘由,乃芙蓉石本身的独特魅力,能在历史更迭之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郭祥忍将军洞芙蓉石玄武朱雀钮椭圆章 福建东南春拍 古人推崇芙蓉石:“贵则荆山之墣,蓝田之种;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在诸多的寿山石品种之中,不同材质、色泽、质地的石种,具备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如石中之王田黄石,易于展现厚重凝练、雄浑壮阔的画面感。晶莹如坑头晶石,则在呈现空灵澄澈的浑然之境上尤为高妙。而芙蓉石,其美静雅,似君子温润,其色流丽,堪比花之娇美。在寿山石花鸟题材作品中,芙蓉石实有其独特的表现力,能赋予花以灵气,施与鸟以情态,烘托出自然清雅的境界。 邱雁芳芙蓉石梅花薄意章 芙蓉之色,丰富浓郁,明媚靓丽,有黄如枇杷者,有红如胭脂者,有白如藕尖者,有翠如竹叶者,也有五彩斑斓者。如此枚梅花薄意章,有二处殷红,因芙蓉石的细腻而更显明艳。作者将其点化为两朵梅花,一朵初绽,一朵盛放,隐然有暗香流动。 邱雁芳芙蓉石一鹭莲升椭圆章 芙蓉石巧色如绚,蔚为鲜明,是雕刻师极佳的灵感来源。如此枚椭圆章作鹭鸟相嬉状,作者将一黄与一白巧取为两只鹭鸟,光泽滑润的芙蓉石材越发衬托出鸟的轻盈灵动。 林云曦芙蓉石玉兰花椭圆章 芙蓉之质,如脂如膏,兼具光泽与质感,为寿山石中“蜡质感”最为出众的石种之一。盘玩芙蓉石于掌中,温润柔滑,如美人凝脂,惹人怜爱。而此枚芙蓉椭圆章,有红白二色互为呼应,如蜡初熔。芙蓉石细腻润泽的玉色是清晨朝露未晞之时的玉兰花,尤带露水的光泽,而浅红部分则如同初升的红霞渐渐染上花瓣,分外可爱。 芙蓉石荷花椭圆章 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记“芙蓉石质极温润,虽不甚透明,然娴雅可珍,殊不在于透明也。”通透固然为美,但芙蓉石的似透非透则有另一番质感之美。而此枚芙蓉石椭圆章,质地微透,纯粹无暇,衬托出荷的高洁清丽与不染纤尘之姿。印石之上,荷华亭亭,荷叶卷合,凛然有花中君子之风。 江秀影芙蓉石春意浓薄意方章 清郭柏苍《闽产录异》形容将军洞芙蓉石,“似白玉而纯粹,玉不受刀,逊于芙蓉矣。”好的芙蓉石接近玉的质感,光润细结,谦和而内敛。如此枚薄意方章,刻画了一幅鸟儿掠过春日枝头的景象,质色如玉的芙蓉石似可拟出熹微晨光,朦胧薄雾。 雕刻艺人以秀凌的刀法从芙蓉石上摄得花魂鸟魄,以一石引动花鸟之韵。在他们手中,山花有意,石鸟生情,亦可见证寿山芙蓉之美。 「醉花间」:当代花鸟主题专场点击图片一键直达「艺术东南」小程序 6月19日(星期六)10:00-22:00线上拍卖线下审验拍品东南艺术中心(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19号雅道巷)长按上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sltx/10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顾客反馈坐骨神经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