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其“叶形似琵琶”,故名“枇杷叶”,又称“巴叶”。全年均可采收,去绒毛、切丝、晒干入药。枇杷叶丝,蜜炙炒至不粘手,称“蜜枇杷叶”。枇杷花亦可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枇杷叶)味苦,平,无毒。主治卒啘(cùyuē同“哕”)不止,下气。”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枇杷叶)性味苦辛,平肝清肺,降气化痰,为咳逆、吐逆、喘逆专药。刷净毛,毛射肺令人咳。止咳定喘蜜水炙;止呕定吐姜汁炒。枇杷叶煎汁收膏,润燥止咳。枇杷叶蒸熟吊露,清彻达邪。枇杷肉:甘酸性平,润肺定咳,止渴除烦。”

枇杷(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主要功效有:止咳化痰,降逆止呕,清热止渴。

1

止咳化痰:本品苦寒入肺,善于清泻肺热、止咳化痰,适于痰热壅肺之咳嗽气喘、痰黄质稠等症。

2

降逆止呕:本品苦寒入胃,善于降逆止呕,适于胃热炽盛、胃气上逆之呕逆。

3

清热止渴:本品清凉质润,善于清热止渴,适于热盛伤津之烦热口渴。

枇杷(摄于湖南长沙)

同源药物

枇杷花,淡,平。归肺经。主要功效有:疏风止咳。

1

疏风止咳:本品味淡性平,主入肺经,既有止咳化痰之功,又有疏风通窍之性,适于感冒咳嗽、鼻塞流涕、虚劳久嗽等症。

枇杷(摄于湖南长沙)

用法:枇杷叶、枇杷花,6~10g,煎服。枇杷花还可用蜂蜜浸泡1~2周,服用蜂蜜。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枇杷叶含挥发油、三萜类、多酚、黄酮类等成分,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枇杷花含丰富的类黄酮、类胡萝卜素、苦杏仁苷等成分,有镇咳祛痰、抗炎抑菌等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健、营养价值。

枇杷花(摄于贵州凯里)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柯仲成,朱志平,徐志远,胡善庆,黄竹胜,方超.枇杷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38(01):84-87.

闫永芳,孙钧,孟天真,叶兴乾.枇杷花研究及开发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32(12):-+.

音频:棠梨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寒假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rybw/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