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也有春天
如果有一位姑娘姓白,你认为她叫什么名字最清新脱俗?白雪?白鹭?白百合?都不错,但是,大诗兄认为,有一个名字更甚一筹。说出来你不要笑:白玉兰。是的,白玉兰。乍听上去是不是挺土?但仔细咂摸,还真是说不出来的“吹气如兰”的感觉。“玉兰”这个名字,似乎显得比较乡土气,接地气。茫茫人海中,肯定有很多李玉兰、徐玉兰、张玉兰。但是也奇怪,如果她姓白,感觉立刻就不一样。因为,白玉兰本身就是一种清新脱俗的花儿。你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这么多人叫“玉兰”?因为有群众基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得清美丑香臭。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玉兰花。玉兰花不仅有“姓白”的,它们那个物种,其实也是一片姹紫嫣红。《辞海》上说,白玉兰属于木兰科。而木兰科里,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白兰花、黄兰花,都是很常见的观赏花种。中国古代诗词里,写木兰科植物最有名的,是这一首: 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紫玉兰这是王维《辋川集》里的名篇。大诗兄说过,王维是极简主义的祖师爷。辋川是他隐居终南山的地方,《辋川集》是他二十篇五绝的小集子。为了彻底读懂,我们索性从第一个字开始,掰开揉碎了讲:辛,就是苦涩的味道,木兰科的植物就是有这么一种沁人心脾的苦味儿。夷,字典上有很多释义,大诗兄取“喜悦”的意思。辛夷,就是玉兰花。坞,山里的小盆地。你发现没有,“坞”这种地方,因为地理上的封闭,经常是一个繁花盛开的世外仙境。比如,宜兴的梅花坞,杭州的梅家坞,苏州的香雪海,都是一个“坞”。“木末芙蓉花”,芙蓉花,本意是指荷花。荷花是水中的芙蓉,玉兰就是陆地上的芙蓉,叫“木芙蓉”。“山中发红萼”,绛红色的花瓣,这就是紫玉兰,也叫红玉兰。曾经土得不要不要的、现在洋得不要不要的“华阴老腔”里唱道:“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我们其实可以接下去:紫玉兰、白玉兰都是玉兰。“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如果说王阳明的心学有先人启发,我觉得王维要占据一定的位置。“王阳明版《论语》”叫《传习录》,其中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大诗兄还解说什么呀?不都说明白了么?古诗词里的“木兰”很多。比如南北朝乐府里的《木兰辞》,那是说一个名叫“木兰”的姑娘。可见,“木兰”“玉兰”这个名字,自古以来就是给姑娘家取名字用的。宋词里有两个词牌:“木兰花”和“减字木兰花”。词都是好词,不过你打开一看,内容几乎没有一个讲木兰花的。大诗兄不多说它。回过头来,我们讲木兰科。如果说种植的广泛性,白玉兰可能更甚于紫玉兰。紫玉兰,哪怕在寂静中也带一份挡不住的妖娆;白玉兰,哪怕在闹市中也带一份洁身自好。北京长安街上的路灯,都是白玉兰造型;国际化都市上海,市花就是白玉兰。这些象征意味,不是随随便便设定的。这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白玉兰广玉兰也叫荷花玉兰,它不是中国本土的产品,它的原产地在地球另一边、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地方——南美。世界上的动物植物,因为跨越大洋引种导致生物入侵的,很多。广玉兰的移植,却像一对失散亿万年的姐妹重逢。我们在仲春季节欣赏满枝白鸽一般的白玉兰后,还能在晚春季节,看到绿油油的大叶片掩映中,洁白硕大的花叶与金色骨朵一般的玉蕊。广玉兰我们还要讲一种暗香袭人的木兰科花儿——白兰花。如果你熟悉江南、熟悉上海的生活,你的耳边,是不是响起了黄昏弄堂里阿婆的吴侬软语:“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的花期不在春天,而在夏末秋初。天气微凉,白兰幽香,小姑娘用别针把它别在衣襟上。白兰花大诗兄说过,春天是蔷薇花科植物的“大爆发”。但是,一科独放不是春。蔷薇科大多是灌木,以繁多取胜;木兰科大多是高大乔木,以高洁独出。你负责“山花烂漫”,我偏偏只是“纷纷开且落”。大诗兄的思维很跳跃。我又想到了另一种花科:百合科。百合科花儿的样子,跟木兰科真的很像——那种清新光洁、肥而不腻、富有质感的大花瓣儿,清清爽爽。野百合也有春天,花木兰也有春天,我们都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 来源:大诗兄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pzff/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火速收藏常州秋季赏花全攻略,从你的世界
- 下一篇文章: 水墨记人物志江宏伟花开四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