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跟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有传说也有习俗。以前,总觉得各种节日的传说和习俗没什么道理,是迷信;如今,才知道这样的想法太过无知。今天,我们就先来提前了解一下重阳节的故事和习俗。

1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相传与汉代学道成仙的费长房及弟子桓景有关。传说,费长房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还会缩地术。

桓景,东汉时期的豫州汝南人,曾随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回家去,让家人做绛色的囊袋,装上茱萸,系在胳膊上,然后带着他们登高饮菊花酒,就能避祸。

桓景照办,晚上登高喝酒后回家,发现家里鸡犬牛羊全死了,全家人安然无恙。

此后,九月初九佩戴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躲灾避祸,就流传到民间,渐渐成为民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位民间的节日。

2

九月初九为什么叫重阳

《周易》中,六为老阴,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正如“否”卦一样,两个老阳相遇,也是不相往来和交通。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重阳节在最初的认知里并不是个吉庆的日子,相反,是个大凶的日子。为了破解这个日子的凶兆,佩戴茱萸、登高望远、饮菊花酒等以辟邪祸、保平安为宗旨的风俗就是理所当然了。

3

重阳节的茱萸是什么

重阳节的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制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然而,名叫茱萸的植物,有吴茱萸,也有山茱萸,都是著名的中药。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重阳节的茱萸是哪种呢?

《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叶如梅,有刺;二月开花如杏;木高丈余,叶似榆。而吴茱萸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为: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吴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而无核。

重阳习俗中,插茱萸是指插戴茱萸的枝叶于头或身上;而佩戴茱萸是指佩戴装有茱萸果的香囊。

山茱萸虽花美如杏,但是它枝条有刺,显然不适合簪插。而吴茱萸不但枝条柔美,而且叶子长而柔软,就像柳条一样非常适合编结佩戴。它可爱的果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捋一把装入香囊,再方便不过。

更重要的是,重阳节插茱萸,意义在于“驱虫辟邪”。西晋周处写的一部记述地方民俗的《风土记》,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

《本草纲目》中有多处记载吴茱萸全株有特殊的香气,果实味辛辣,叶味辛、苦,性热,无毒。它的“燥烈之香”,能“避邪气、御初寒”,这些功效无疑也非常符合“辟邪”的特质。而山茱萸虽然是传统中药,是六味地黄丸的其中一味,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但它没有香味,显然起不到驱虫的作用。

如此不难看出,在重阳节簪插佩戴的“辟邪翁”是吴茱萸。

4

重阳的愿望:平安与长寿

如果说“辟邪翁”茱萸,意味着人们在重阳节的一大诉求是“健康平安”,那么,重阳节的另一代表植物——菊花,则意味着人们的另一大愿望“延年益寿”。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

5

菊花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寿

中医理论认为菊花性甘、味苦,微寒;归肺、肝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菊花有保护心血管、调血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驱铅等多种药理作用。

所谓明目护眼,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

所谓保护心血管,菊花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

所谓调血脂,据药理研究证明,当机体摄人过高的胆固醇的时候,菊花中的某些成分就能够加快胆固醇的代谢,抑制甘油三酯的升高,最终达到预防或者临床上辅助治疗高血脂的疾病。

所谓抗菌,菊花对体外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菌以及绿脓杆菌和霍乱弧菌等细菌具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人体的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效果。

所谓抗病原体,菊花对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和人体结核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外的一些研究还证明菊花对单纯性的疤疹病毒、麻疹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也有一定的杀伤抑制能力。

所谓抗氧化,菊花中所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清除经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发挥出抗氧化的能力。

所谓抗衰老,菊花的某些成分可以明显的提高脑细胞的活性,防止脑血管的意外或病变,延缓脑功能减退,能够保护细胞生物膜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达到抗衰老目的,此外,还能帮助扩张脑部血管,增加脑部的血流供应,对大脑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所谓驱铅,菊花中硒元素与金属元素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体内可与铅结合成硒蛋白复合物使之排出体外,降低血铅;此外,菊花中的铁、锌等金属元素对铅的吸收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如此多的防病治病功效,也难怪人们把菊花称为“寿客”了。

附:菊为寿客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兰为幽客……菊为寿客,木芙蓉为醉客。”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寒菊》:“按十二月菊,余未之见。然菊为寿客,自是耐久。”

吉维森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久久,平安久久,好运久久,快乐久久!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专家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yea.com/mfrypzff/1235.html